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修真武俠

花旗百老匯,全球歌舞劇表演聖地,最頂尖歌舞天賦的巔峰展現舞臺。
卻在最近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31章、我們就是神仙家族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by 中秋月明

2024-1-20 18:07

  荊小強當然不是故意賣關子。
  對這部沒在百老匯上演多少場次的優秀作品,他能記得主要就是這幾首重點曲目,就這他也拼拼湊湊的糊弄了下。
  四五天時間而已,他主要目的是為了烘托汪茜。
  能湊出這十來首曲目,有些還是中森、米高拉動自己團隊幫他補齊的內容。
  已經算是很讓人驚艷了。
  主要還是這個題材選得太符合法西蘭人的心意,恰恰就在十年年前剛翻新了《悲慘世界》的歌舞劇,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評,是巴士底歌劇院建院的初衷之壹。
  可能四面八方正在想積聚力量把另壹座巔峰也矗立起來。
  結果荊小強就橫空出世的做出來個半成品。
  別以為照著小說改編創作電影、戲劇是個容易的事情。
  因為閱讀是種充滿想象力的再創作過程,每個讀者看書的感受都不壹樣,而電影、戲劇基本上就是單方面輸出。
  要考慮不同形式的表現手法,上百萬字的長篇小說要怎麽濃縮到100分鐘左右電影,兩小時內的戲劇,還要保證舞臺背景足夠轉換。
  當初荊小強為大都會歌劇院把《了不起的蓋茨比》定格成兩幕劇,這就意味著大量的刪減調整,表演重心。
  後面要做的事情,都是在這個架構裏面調整。
  基本奠定了他在花旗戲劇史上的地位,九十年代版本《了不起的蓋茨比》公演之後,可以說抓住了互聯網之前的戲劇余暉,叫好又叫座。
  讓荊小強在林肯中心的話語權都上漲許多,包括艾利克斯對他示好,都有歌劇院官方對指揮家的授意。
  而現在他看似只拿出來十多首歌曲,卻也清晰的勾勒出了對這部名著改編的架構。
  歌曲風格、展示角度、表現手法,這些都等於是劃了重點,沿著這些既定的方向再完善整部劇。
  那就比各抒己見、萬馬奔騰的創意嘗試要明確得多。
  所以當全場掌聲中夾雜各種“不滿”“抱怨”的起哄時,荊小強完全端得住表情。
  和汪茜、米高、中森帶著所有的演員站在舞臺上謝幕,觀眾們又不得不要求返場,要求再聽壹遍剛才那些最讓人渾身戰栗的歌曲!
  這就是藝術家的魅力。
  為什麽說藝術家就是裝逼的典範,因為他們確實拿捏住了觀眾的熱愛,只有他們才能創造出讓人驚嘆的美妙瞬間。
  在全新的巴士底樂團期待目光下,荊小強和米高,中森,把總領的《巴黎聖母院》,最溫柔的《以我家為妳家》,重新演唱壹遍。
  這回是整個劇場,整個廣場,又充滿了珍惜的心情,屏息凝神的專註傾聽,好聽!
  和初聽第壹次的驚艷不同,現在聚精會神的傾註情感去應和大概知曉的曲目,感受又不相同。
  這麽說吧,所謂高雅音樂,和被古典樂派嗤之以鼻的流行音樂的區別,大家都是那幾個音符組成的曲目,最大的分水嶺就在於復雜的感情跟內容。
  李逵那樣簡單粗暴的家夥,只有哈哈大笑、怒而劈人兩半,所以從頭至尾不過是個被人支配的工具。
  宋江心思深沈,喜怒不形於色,起碼在他能掌控的範圍,也是大哥,是及時雨,有各種喜怒哀樂跟運籌帷幄的復雜算計。
  古典聲樂,就是需要帶點腦子去聽,要琢磨,要感受,這段旋律表現了什麽,不壹定非要順著作者、演奏家的思路去,起碼要有自己的感受。
  當失戀的時候聽見哀傷的曲子能更加悲痛欲絕,來首光明浩蕩的歌曲也許就振奮精神走出低谷了。
  所以說玩古典的,容易瞧不起流行音樂甚至最新潮的嘻哈說唱呢,那板凳又寬又長的唱詞能有什麽內涵,迎合同樣無腦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廣大受眾罷了。
  《巴黎聖母院》的序曲就是流行音樂調子,卻帶著聲樂的氣派,娓娓道來講述這個故事的起頭。
  起碼能讓聽眾很容易接受的優美旋律下,沒看過這本書的都會想去找來看看。
  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宗教、階層、族裔這些深入骨髓的差異,早就超越了所謂人生而平等的口號,原來這才叫現實主義。
  壹下就從流行歌曲的層面躍升到了藝術作品高度。
  聽似流行悅耳,卻立意深遠。
  所以協同荊小強演唱的米高,借由這首歌,直接飛升!
  不是說他的名氣還能怎麽再提高,而是他壹直都在那個邊緣徘徊。
  個人情感,對情緒的憤怒,社會的不公,希望世界和平,幫非裔發聲等等元素已經頻繁出現在他的作品裏。
  卻壹直沒有突破這種境界,就是能夠用作品讓聽者不由自主的去思考,感受更深層次的東西。
  現在做到了。
  當他唱起:“眼看越升越高的建築
  人類親手把它們建造
  ……
  許諾要帶給全人類
  壹個更好的明天
  大教堂撐起這信仰的時代
  世界進入了
  壹個新紀元
  ……”時候,荊小強都悄悄站開點,讓全情投入的米高站在中央。
  這部劇裏最大的反派不就是道貌岸然的主教麽。
  這是諷刺?還是抨擊?又或者是暗喻?
  宗教本來的意義的確是信仰的支撐,提供了精神支柱。
  可時代不同了,再回頭看百年前的作品,用新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不是也有新的感受呢?
  那就需要聽者自己去思考了,藝術家只是用優美的唱腔把主題帶到這裏。
  壹下就深邃了。
  再看臺上的米高,所有觀眾的眼光都不同了。
  他已經是可以登堂入室的音樂大師。
  真就全體起立,本來鼓掌的手,全都變成了無聲的輕輕打拍子,感受那深沈浩大的音樂影響:
  “人類企圖攀及星星
  鏤刻下自己的事跡
  在彩色玻璃或者石塊上
  信仰的時代已成雲煙
  ……”
  或許連米高自己都沒有這樣的理解力,但他有藝術表現力,更能傾盡全力的表現自己的感受。
  那就魅力無窮,直接成神。
  以至於最後荊小強跟中森合唱《以我家為妳家》就純粹的舒緩放松許多,才有了神仙下凡的親近感。
  全場滿意,廣場上都飄蕩起反復合唱的:“無論春夏秋冬,如果妳願意,歡迎妳的光臨……”
  壹浪又壹浪!
  浪漫極了。
  壹起看大屏幕上統領先生滿意的登臺,挨個兒握手致謝。
  這是我們對藝術的最大尊重!
  大家對法西蘭就充滿了自豪感。
  荊小強當然會做戲做全套,統領先生重點在他這裏停留,接受各種媒體鏡頭記錄的時候,本來在指示要盡快把這出偉大的戲劇完善,他就諂媚:“我們擁有的只是藝術閃光點,希望能有法西蘭的藝術家們壹起把這座藝術豐碑構築完整,我相信這才是最完美的局面……”
  身旁的米高楞住,不是我們創作的嗎,我們自己完全可以達成,哪怕所有的詞曲創作我們也能找到全世界最優秀的大師來配合,這莫名其妙的把版權分走做什麽?
  出身街頭藝人的他,最在乎版權了。
  中森姐姐都比他懂得多了,輕輕伸手拉他胳膊,示意憋說話,羅伯特這才是有深意。
  果然,統領那老謀深算的眼神都亮了下,重新再認真打量下荊小強,滿意的點頭。
  這就對了。
  荊小強現在是徹底明白了花花轎子人擡人的道理,要讓大家都得好處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原本只是宣傳成新時代歌王跟HK舞蹈皇後的藝術火花碰撞演出,在完美謝幕之後,就成了世界頂尖藝術家共聚壹堂,奉獻創作法西蘭傳世瑰寶的品鑒會。
  由統領府分派的法西蘭藝術大咖們從各界參與進來,共同完成這座要流芳百世的作品。
  而首席舞蹈已經是無可爭議的汪茜!
  荊小強和米高擔任主創、主唱和首演主角,中森則成為客座主唱。
  總之徹徹底底的把自家幾人推上高峰王座。
  這就很微妙了。
  歌舞劇以百老匯、倫敦西區為尊,前者強調商業化,後者標榜藝術性。
  意呆利說我們才是歌劇的祖師爺,漢斯呵呵是我們把歌劇發揚光大,維也納傲然在我們這裏才是正統。
  可現在唯有法西蘭從官方最高層面主推。
  再怎麽說,法西蘭的歌舞劇、歌劇、古典音樂地位還是有的,可能樣樣都不是第壹,但樣樣都能進前列。
  無法忽略的那種壹席之地。
  然後現在疊加五常國家地位的背書,立刻就把那些祖師爺、發揚光大、正統牌子甩到身後。
  古時候的金字招牌只要立起來,自己不倒就很難被打翻,因為信息、口碑傳播很慢。
  維也納這樣樹立起的音樂之都百年不墜。
  但現在壹夜之間,整個歐洲都傳遍了,更是朝著遙遠的亞洲、北美都瞬間應和。
  新的音樂之都、歌劇之都、藝術之都要崛起,這是法西蘭統領對著鏡頭金口玉言說出的詞兒。
  這時候再回頭看荊小強這個組合,真特麽妙極了。
  中森以流行歌手的身份,踏入聲樂界,在焦盆已經是遁入歌劇院的神仙人物,現在晉級到了法西蘭頂尖劇院,自然引得壹片自豪擁躉歡欣鼓舞。
  汪茜和荊小強不用說,HK已經以神雕俠侶的身份形容他們的珠聯璧合。
  從當年帶著歌舞劇踏上百老匯,那時候還只是讓荊小強大放光芒的從此走上成神成聖之路,沒想到汪茜數年磨壹劍,看看這舞姿,這藝術性的高度,絕對比中環的銀行大廈還要高!
  整個HK都在文化中心的全力推動下傳揚,反復播放,反復評述,反復炒作。
  在七月底,剛剛壹個月的時間點上,看似動蕩不已的局面下,這道文化的光芒仿佛定海神針的插在了維多利亞港灣。
  這可是我們的HK舞團總監,代表著我們的藝術輝煌。
  連法西蘭統領都如此看重,整個歐洲都如此宣揚,我們也變得高雅起來,再不是什麽文化荒漠。
  這就叫文化自信,市井之間都在談起我看過汪老師的表演,她天天從我們這裏步行到劇場,怎麽苦練,怎麽輔導孩子和演員們成長。
  的確她才是在HK文化中心付出最多時間的園丁,現在重新梳理,自然讓各方都把她當成HK的女兒那麽珍貴了。
  可茜茜老師在內地才是所有人家的女兒吧。
  哪怕屈導他們在荊小強示意下,刻意壓住了荊小強的存在感,這次主力烘托汪茜的報道還是在內地形成了巨大反響。
  內地比焦盆、比HK這個時候更需要這種文化藝術層面的認可。
  從平京到滬海,從沿海到內陸,到處都在把這段我們的藝術家在法西蘭最高舞臺的表現播放贊揚。
  如果換到二十年後可能還有人裝理中客,澆冷水說人家可是HK的舞蹈總監。
  這年頭沒有,沒有這種渠道,所有人看的都是茜茜老師,原來這兩年不上春晚不出名,是默默努力壹鳴驚人呀。
  最後加上米高在北美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壹起把這種巨大的輿論回應到歐洲。
  還不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