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軍

天方夜談

都市生活

紅塵賦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大扺凡是男人,心中皆有壹個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章 調兵遣將

三關軍 by 天方夜談

2023-6-16 22:24

  三關失守,山河王和平西王為國捐軀,大德朝野上下壹片震動。原本喜慶的大德王朝,頓時變得壹片恐慌。
  悲從喜來,喜極生悲。
  “名尚書,現今形勢如何?”德佑宗急忙問道,已全然沒有了當初的溫文爾雅和鎮定自若。
  “掃北王已趕往雁殤堡,正在收攏整編從龍虎關撤退的眾將士,與原守軍合在壹處,估計約有20余萬將士。
  目前估計,從雲海關撤退的將士不足3萬,已命人前往四方府收攏整編。
  三將關將士幾近戰亡,金雞關2萬將士回撤崤函關。現已命崤函關守軍加強防備。”
  兵部尚書名秀答道。
  “山河王戰死,平西王戰死。想要殺死山河王,最少需要三位百萬皇。
  平西王即使遇上三位百萬皇,若壹心想走,誰也攔他不住。
  我就納悶了,金鷹王國哪來的如此之多百萬皇?即便是雪神山和北海宮加在壹起,據我估計,最多也就五位百萬皇而已。”
  保京王納悶道。
  蕩寇王忽道:“那掃北王壹人獨自前往雁殤堡,豈不是危險?”
  保京王低首沈思道:“以目前形勢來看,最少需要三位百萬皇在壹起,才能確保安全。”
  遂後保京王和蕩寇王同時望向德佑宗。
  百萬皇乃是壹支軍隊的核心,是軍魂、是定海神針。百萬皇在,核心在;百萬皇歿,核心碎,大軍勢必樹倒猢猻散,亂做壹團。
  “那依兩位王爺之見,該如何是好?”德佑宗問道。
  保京王道:“現在只能命定東王和鎮南王二人快速回京。”
  “哪誰去支援掃北王呢?”名秀問道。
  “我聽說名門之主尚在京城。國難之時,正應是名門為國效力之時。”丞相道。
  名秀狠狠地望了壹眼丞相,心道:“禍國殃民”。
  遂又道:“家父為國效力,義不容辭,但還尚缺壹位百萬皇。”
  丞相又道:“名二門主也是百萬皇,何不壹起去支援掃北王?”
  名秀大怒,道:“二叔雖出生名門,但早已師從紅塵大帝,已不算作名門之人。”
  丞相道:“太高祖建國之時,冊封名門,享用兩縣俸祿,受國恩惠。只要是名門之人,在國難之時,都應挺身而出,為國而戰。”
  名秀大怒道:“吾弟名慕已為國捐軀,請問丞相家人有誰戰亡?”
  丞相淡淡道:“此本是名門之責任。”
  名秀也不與丞相計較,轉身啟奏:“陛下,吾家二叔早已退出名門,浪跡紅塵,這世人皆知。目前,我也不知行蹤。”
  蕩寇王見眾人爭議不下,遂上前道:“老掃北王尚在京城,由他來暫時掌管南大營,我和名門之主壹道前往雁殤堡,支援掃北王。”
  京城有南北二營保護皇城,保京王掌管北大營,而蕩寇王掌管南大營。
  德佑宗聽後大喜,道:“有勞蕩寇王了。”
  名秀再奏:“金鷹王國三路齊發,目前雁殤堡可整編20余萬兵馬,又有三位百萬皇坐陣,形勢尚可。只是四方城守軍不足8萬。崤函關守軍僅有7萬,形勢堪憂。”
  德佑宗問道:“那依名尚書之見呢?”
  名秀道:“依臣之見,當應交替支援,速調北大營10萬將士支援四方府,南大營10萬將士支援崤函關。
  再命鎮南關15萬將士和定東王10萬將士火速趕往京城,在洪水南線布置第三道防線。
  同時頒發征兵令,全國五十歲以下退役將士,只要身體健全,全部征召。全國十六歲以上習武男子,即日征兵。”
  “不可,京城不可壹日無兵,南北大營各出5萬將士支援四方府和崤函關即可。”保京王道。
  名秀急道:“南北大營,各出5萬將士,怕是有些少了。”
  保京王看了名秀壹眼,轉過頭去,卻不吭聲。
  德佑宗略作思索,道:“依皇叔之言,南北大營各出5萬將士,分別支援四方府和崤函關。全國五十歲以下退役士兵和十六歲以上習武男子,即日征召。”
  保京王乃皇室百萬皇,是德佑宗的七叔,故德佑宗稱作皇叔。
  名秀嘆了口氣,道:“臣遵旨。”
  雁殤堡城主府內,掃北王自責不已。龍虎關失守,與自己關系重大。
  皇太後乃是自己的親姑姑,八十壽辰,自己請旨回京為姑姑祝壽,豈料金鷹王國突然襲擊了龍虎關。
  當得到龍虎關失守的第壹消息時,猶如晴天霹靂,堂堂百萬皇險些昏暈過去。
  其實他卻不知,金鷹王國早有四位百萬皇在那等著他。
  掃北王又想到,前段時日名門之主找他談話。對金鷹王國求和壹事甚表擔憂。
  但是,他卻自持統帥身份,看不起名門之主“壹介武夫”。
  特別是禦化公主的那些家書,他件件親閱,自以為對金鷹王國的形勢掌握地壹清二楚。
  豈料那些家書所言內容俱是虛假,均為迷惑大德王朝之舉。
  雁殤堡距龍虎關六百裏地,當掃北王趕到之時,從龍虎關敗退下來的騎兵已經陸續進入城內,金鷹鐵騎緊隨其後,現已距雁殤堡不足壹百裏。
  大戰在即。
  不過讓他稍稍慶幸的是,龍虎關40萬大軍,尚存15萬騎兵。
  這些兵馬原是他的舊部,如今在城內再次見到他們,如同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壹般。
  掃北王逐壹走訪,親自安排住處與食宿。看到他們壹個個渾身鮮血,個個帶傷在身,很多將士缺臂少腿,讓他不禁淚流滿面。
  將士們看到掃北王走來,個個整理著裝,站直身體,凝目註視,心中信心大增。
  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要掃北王在,天就不會塌下來;只要掃北王在,必然能夠轉危為安,戰無不勝。
  將士們壹頓狼吞虎咽之後,倒地睡去。他們早已疲憊不堪,現在精神放松,困意連連。
  雁殤堡城高五丈,與龍虎關相同,城頭上布滿了鋸齒槍林。
  洪陽糧倉送來的二十萬擔糧食已經入城。
  掃北王命人將四門用巨石全部堵死,如此,城外人員便進不得城內。
  同樣,城內人員也出不了城。
  這即意味著雁殤堡變成了壹座孤島,即使大德王朝的軍隊和糧草也無法進城。
  掃北王已經做好了堅守雁殤堡,誓與雁殤堡共存亡的決定:城在人在,城毀人亡。
  掃北王叫來軍需官,命他做好糧草食用計劃,每日有計劃地宰殺戰馬,補充糧草,增加肉食。
  掃北王命人拆掉所有的高層建築,包括酒樓、茶館、當鋪以及妓院,將木材用作燒火之用。
  掃北王堅信,只要能支撐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為大德王朝爭取足夠的緩沖時間。
  三個月後,南線和東線以及南北大營的60萬大軍,就會北上。全國征集的退伍士兵和新兵,也會整編完畢,將來定然會有超過150萬之數,甚至200萬的兵力。
  到了那時,便是戰局扭轉之時。
  畢竟,在三百年前,雁殤堡就成功地擋住了金鷹鐵騎的腳步。
  如若金鷹王國強行攻城,那麽他便決壹死戰,以身殉國。
  掃北王有足夠的信心,再次上演三百年前的神話,阻敵於雁殤堡,實現奇跡轉折。
  雁殤堡、雁殤堡,就是北方的大雁,也要叫它難以飛越,何況人乎?
  但奇怪地是,金鷹王國的鐵騎到了城下二十裏外時,停止了進攻的步伐,安營紮寨,原地休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