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煉:全員大惡人

半壺生姜水

修真武俠

如果合眼之前,能重新選擇人生的話……
妳是願意先做九十九件好事,最後做壹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0章、風雲變幻、天下形勢(中)

家族修煉:全員大惡人 by 半壺生姜水

2023-11-5 16:47

  天下各州因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各具特色。
  如雍州全境對羅剎尊神的信仰;
  徐州因萬劍聖宗的統治,州內武者獨愛劍道;
  又如揚兗兩州盛產士子書生;
  交州則道觀遍地;
  而青州人,對琴棋畫三藝的追捧,堪稱狂熱……
  這種因地域性帶來的差異,客觀存在於天下十三州的每壹個地方,大到百姓的信仰、風氣、個性,小到他們的習俗,節日,衣食住行,可以說,方方面面無時不刻都在體現。
  這種差異,給人制造的往往就是隔閡,同時因為互相之間不理解,加之有心人的引導,莫名的敵對與仇視不斷加深增強,妳的是壞的,我的是好的,這種觀念也不斷在各州百姓的心中被強化,造成的惡果可謂是貽害無窮。
  原本的神州,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前朝大禹主宰天下,彼時的天下人都以武族或是大禹百姓自居,各州雖也有自己的特色,但相互之間的敵視並沒有現在這麽強烈,十三州互通有無,百姓交往頻繁,大到信仰習俗,小到武學經貿,因交流而蓬勃發展,可以說是迎來了壹個空前繁盛的時期。
  只可惜,這壹切都隨著大禹神朝的覆滅煙消雲散了……
  但這種差異性,是不是就不存在例外,天下十三州,全都是如此呢?
  其實,也不盡然!
  比如,大晉聖朝……
  新禹歷七年,大禹神庭禦前神將宇文洪璋,聯合壹代妖妃孟秋璃,攜五十萬大軍叛逃北方,以幽州為據點,連克汾並豫三州,建立大晉聖朝。
  彼時的大晉雙帝臨朝,如日中天,若不是擴張太過迅速,招天下群雄忌憚,聯合抵抗,他們甚至差點就壹統北方。
  無法對外擴張的大晉,內部就逐漸開始發生問題了,東帝宇文洪璋野心勃勃,妄圖壹統內部四州,開始蠶食起西帝孟秋璃的勢力,雙帝不合的局面初步形成。
  盡管孟秋璃是壹介女流,但其手腕實力頗不俗,拉攏大晉軍方,以血靈聖法為引,在幽豫汾並四州創建血靈魔宗,用以抵抗宇文洪璋的蠶食。
  後面證明,這壹招也的確奏效,孟秋璃足足挺了有八百多年,宇文洪璋也沒能將她吞掉,甚至在這個八百年當中,血靈魔宗還有占上風的時候。
  只可惜,最強大的堡壘,崩塌往往就是從內部開始的!
  新禹歷891年,也就是431年前,血靈魔宗內亂,宇文洪璋抓住機會,給血靈魔宗定了個禍亂朝綱的罪名,連同軍方支持他的拓跋氏、赫連氏、完顏氏三族,壹同對孟秋璃的人發動圍剿。
  大戰持續了九年,壹直到新禹歷900年,宇文洪璋已經吞並了血靈魔宗深耕多年的汾州,成為大晉聖朝唯壹的大帝。
  當年,若不是正道六大聖地和魔衍聖宗、羅剎魔教八家壹同到幽州晉都聯手威逼,今日血靈魔宗,可能就不存在了。
  當然,提到這裏,也不得不說壹件非常重要的事!
  晉都盟約,就是當年八大聖地前往晉都,聯手威逼大晉不能繼續侵吞並州之後,才出現的產物。
  新禹歷900年,八大聖地之主齊聚晉都,插手大晉內部動亂,宇文洪璋迫於壓力只能放棄對孟秋璃的趕盡殺絕,只能承諾,大晉不再繼續攻打並州。
  但承諾,是要有前提的!
  宇文洪璋認識到,盡管神朝覆滅過去九百年,天下聖地還是都希望能維持現狀,於是借著天下聖地都不願繼續交戰的念頭,同時也依仗大晉天下第壹的實力,提出在晉都簽訂壹份盟約,壹份相鄰兩州都互不侵犯的盟約。
  要知道,當時天下十三州可不像今天,雖然大家都是來上門威逼大晉停手,但各自對外的戰事卻從沒停過,他們無時不刻都想要吞並對方,增強自己的實力,如何能答應簽訂這份條約,所以剛開始還是有些不愉快,盟約並未順利達成。
  但後來,宇文洪璋展露了自己的強勢,言明自己壹心為了天下安定,八大聖地若不答應,就是不願天下太平,他大晉聖朝繼續攻打並州,就沒什麽心理負擔了。
  同時他還將此事昭告天下,頓時就贏的天下人的贊許,二十二家天級大勢力、七十多家地級大勢力,乃至數不清的壹流勢力都派出代表前往晉都,勸說其他聖地簽訂條約。
  輿論壹引爆,八大聖地中,自稱正道魁首的白鹿書院率先就頂不住了,畢竟他們壹向自詡追求平定天下,這麽壹份明顯能換來太平的合約,他們不簽,也太不像話了。
  緊接著就是當時已經奄奄壹息的血靈魔宗,孟秋璃若是不簽這份盟約,並州她都可能保不住,自然也沒有選擇。
  冀州琴劍山莊是第三個簽的,據說是大晉給他們下了壹大批的戰馬和兵器訂單,重利引誘之下,趙虞龍也妥協了。
  有了這三家挑頭,剩下的也都沒什麽意見,簽了盟約。
  不開玩笑的說,這份盟約的簽訂,可以說是自大禹神朝覆滅以來,天下百姓最為津津樂道,同時也可以說是這壹千三百多年來,最重要的壹件事。
  史書稱其為:晉都會盟。
  晉都會盟的起因,是大晉內鬥,晉帝宇文洪璋吞下汾州過後,還想繼續吃下並州,八大聖地擔心大晉膨脹太快,聯合到晉都威逼,這才有了晉都會盟的先決條件。
  而晉都會盟的經過,就是八大聖地同意了宇文洪璋的劃分州界,息戰修養的主張,換來大晉不繼續攻打並州的結果。
  而這場會盟的成果,那就是《晉都盟約》了!
  壹紙晉都盟約,仔細劃分了所有相鄰兩州的疆界,壹些有爭議的地區暫時擱置,兩方都不派人進駐,同時還規定了各大聖地的大能,在沒有對方允許的情況下,不得私自跨界,成功讓天下聖地暫停了州界邊境的戰爭,真正迎來了休養生息的時期。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原本宇文洪璋作為當年武宗禦前近臣,背叛大禹神朝,他創立的大晉雖然如日中天,可名聲卻壹直都不好。
  而且因他最早侍奉武宗,中途又對兵馬大元帥趙虞龍極盡阿諛奉承手段,最後叛逃前的壹段時間,又拜了夫子為師,所以被天下冠上了壹個“三姓家奴”的名號。
  可就因為晉都會盟壹事,宇文洪璋頓時名聲大噪,壹下就洗清了以往背負的惡名,成了天下不少追求太平的武者,以及九成平民百姓眼中的賢君。
  到今天,三姓家奴這四個字,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相反對宇文洪璋的評價,全都是賢明之君,開拓之主,開明大帝之類,極具褒義。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當年的晉都會盟,最賺的其實不是八大聖地,也不是僥幸存活的血靈魔宗,而是大晉聖朝。
  晉都會盟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新禹歷901年,宇文洪璋令太子宇文東都監國,自己雖仍坐帝位,但卻退居二線,專心閉關修煉,將大晉的實質權利,都交給了長子。
  宇文氏大概是祖上冒青煙,或者說是大晉的國運到了,宇文東都監國的表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超越了他父親宇文洪璋的。
  宇文東都監國之後,先是花了三十年,派大軍徹底清繳大晉境內荒野妖魔,起初人們還不知道他要做什麽,後來看到妖魔被剿滅過後,大晉治下幽、豫、汾三州百姓可以自由的相互流通,立刻就明白了。
  三州百姓武者以及民間勢力,可以自由流通後,大晉的經貿交流立刻就迎來了指數級的增長,伴隨這個的,就是大晉武學、經濟、文化以及武者修為,乃至是那些入流勢力的急速成長。
  北地百姓本就尚武好鬥,實力如此急劇膨脹,野心自然也是壹步步的提升,大晉治下共有七家天級大勢力,可以說是全天下十大聖地中,治理難度最高的壹個。
  不得不說,在三州初步開通商貿時,作為統治者的大晉由於治理模式沒有及時跟進,整體獲利反而不如下面的那些小勢力,尤其是那七家天級大勢力,更是隱隱有聯合在壹起想要抵抗大晉的意圖。
  眼看三州已經有些不對勁了,宇文東都的下壹步動作,立馬就來了,他先是設立北庭司,司職統管三州治下的所有入流勢力,並且還嚴令七大天級大勢力,不止要派核心傳人加入任職,還要他們每家各出壹尊大能級武者,擔任北庭司七位都統。
  在此基礎之上,宇文東都規定,三州各地經貿互市產生的稅收,都由北庭司去裁定稅率以及收取,如此壹來,七大天級勢力全都傻了眼,互市貿易的稅率他們來定,產生的收益也由他們來收取,這意思就是得罪人的事,他們全都幹了!
  七個天級大勢力,能拒絕嗎?
  當然不能,因為這些稅率與收益,大晉跟他們七家,是六四分成的,大晉只收四成,他們收六成,於是乎,盡管知道大晉把鍋甩給自己了,七大天級勢力還是妥協了,畢竟,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
  宇文東都的這壹手,壹下子就震驚了大晉內外,讓天下人對這個建國太子刮目相看了!
  其次,他又設立了風雲閣,花大價錢收買各地風媒,以大晉的名義,編纂新星、魔頭、巨擘魔道三榜。
  實際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種榜單是大晉用來挑動六州武者,甚至是各家小勢力內鬥的,但大部分人還是難以抵擋名聲的誘惑,三大榜單壹出,引得魔道六州武者乃至壹些入流勢力,都趨之若鶩,紛紛以入榜為榮。
  兩大機構壹出,宇文東都這個監國太子的地位,算是徹底坐穩,並且促成了其父宇文洪璋,在新禹歷1200年,就把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從龍衛指揮大權,交給了他,也算是徹底奠定了他的繼位大權,斷了他另外七個兒子的念想。
  最終,新禹歷1319年,也就是三年前,剛剛出關的宇文洪璋,再度宣布閉死關,邀天下聖地前往大晉觀禮,將帝位正式傳給了宇文東都。
  宇文東都正式登基雖然只有三年,但因其早已監國四百多年,所以今時今日大晉的強盛,與他是脫不開幹系的。
  他治理大晉四百多年,境內三州百姓已經完全融合到了壹起,因為當年大晉是在新禹歷7年正月十五創立,所以宇文洪璋將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定為新年節日。
  三州原本都是有各自不同節日的,如今也都視上元節為最重要的日子,僅從這壹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大晉對三州的治理,絕對算得上是成功的。
  其次,穿衣著裝上,大晉原本只有幽州尚金,如今三州之人都視金色為最尊貴的顏色,但凡武者穿的衣服,都會帶著點金色,以及壹些金制的飾品,而越厲害的武者,自然金色占有的部分,也就越多。
  這其實在正道七州那邊,是被不少人詬病了,但大晉我行我素,也不管其他人怎麽說,穿衣風格壹直就這麽延續著。
  ……
  幽州中心區域,壹片廣闊無垠的平原地帶。
  壹人壹馬,正迎著朔風緩緩向北徐行。
  那人,若是光看背影,就顯得頗為冷峻,他騎著的那匹黑色駿馬,高大的有些不像話。
  已經入秋的朔風,還是有點大的,吹起他臉頰上的幾縷碎發,才得以窺見他的真容:
  那是壹個面向約莫二十出頭的青年,他壹襲金絲收邊的黑色飛魚服,頭戴壹頂金色半月冠,手裏還拿著壹柄丈許長戟,臉上微微帶著些玩世不恭的笑容。
  如果侯玉霄在這,肯定壹眼就能認出來,此人正是在昭陽救過侯玉端壹次的那個大晉從龍衛,拓跋荒!
  拓跋荒走了壹會兒,微微擡頭往前壹看,隔著遠遠看到壹抹金色,他的臉上,頓時露出壹抹輕松神色。
  “終於回來了,嗚……”
  “妳這次才出去也就壹年不到的時間,有必要這麽激動麽,老子鄙視妳!”
  如果說拓跋荒的聲音用玩世不恭的來形容,那後面這個對他表示鄙視的聲音,簡直就是肆無忌憚了。
  可平原上,明明只有壹人壹馬,並沒有第三個人,若是換個人在這,只怕會覺得是鬧鬼了,但拓跋荒卻司空見慣了壹樣,並沒有露出任何疑惑,只是冷笑著道:“妳懂什麽,紀衍之身死、雷音寺敗走、皇甫星現身,荊天羽落敗,徐州攻打銅陵失敗,雍徐兩州開戰,我這次帶回這麽多好消息,大帝肯定龍顏大悅!”
  “龍顏大悅又怎樣,妳還想升官不成?”
  “升官算什麽,這次雍徐兩州大戰,我大晉肯定會趁勢介入,就是不知道大帝派不派兵過去,若是派兵的話,我就主動請纓,這半年我在雍徐兩州待著,對那邊的的情況很是了解,大帝肯定不會拒絕。
  大晉四百年無戰事,只能在邊境搞搞滲透,做些小動作,這次兩州大戰,就是我拓跋荒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龍煞,妳說我怎麽能不激動!”
  拓跋荒確實很激動,說到最後,他甚至忍不住拍了拍胯下黑馬的頭,“龍煞”顯然就是這黑馬的名字。
  “老子還在長身體,妳能別拍我的頭嗎?”
  “好的,龍煞!”
  啪……
  “拓跋荒,我曰妳……”
  啪……
  “我……”
  啪……
  最終,龍煞還是屈服在拓跋荒的手上,壹路朝著晉都方向狂奔,只是眼神裏滿是幽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