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鐵路並軌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漠東開發公司的債券發行大獲成功,第壹期發行的債券被商人和普通百姓給壹搶而空。
大量的真金白銀存進了王府銀行的賬上,而隨著賬戶上的金錢充裕起來,隴右這座戰爭機器動了起來。
王府銀行購買了大量的糧食,接著又向武威城開始轉運糧草。
火炮、炸藥、手榴彈等武器裝備,也開始向漠東草原上運輸。
除此之外,打贏了河西之戰的大軍,在休整完畢後也開始集結,向著漠東草原上集結。
李炎所構建的這座戰爭機器,開始瘋狂運轉起來。
在武威城的李泌也感覺到了氣氛似乎緊張了起來。
武威城變得更加的熱鬧,來往武威城的車輛也多了起來。
李泌還能看到不少軍人模樣的人,在清晨集結,然後向著北面而行。
李泌也向張天倫求證是不是河西要有大事發生,但是玩家們都已經被下了禁口令,不允許向土著透露大迂回戰略的事情,所以張天倫只能裝傻糊弄了李泌。
但是李泌這樣機敏的人,還是看出了張天倫話語中的前後矛盾,看來建寧王真的有大動作。
難道建寧王要東進中原?
壹想到這裏,李泌更加難安。
見識到了河西繁華,李泌管中窺豹,自然也看到了建寧王的野心。
這並不是建寧王個人的野心,而是整個隴右河西集團,自然會架著建寧王奪嫡的野心。
任何壹個政治集團,都不僅僅是領袖壹個人的聲音。
臣下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推動著上位者前進。
當今皇帝在馬嵬坡遭遇兵變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靈武登基的事情。
但是當時隨行在李亨身邊的杜鴻漸力勸李亨留在中原,主持平定叛亂的大局。
從李亨決定留下來,前往靈武領導平叛大軍的時候開始,壹個圍繞在李亨身邊的擁立集團就已經成型了。
而後在靈武勸進的時候,李泌就全程參與其中。
想要領導平定偽燕的叛亂,皇太子的身份是不夠的。
只有登基為皇帝,才能給臣屬帶來最大的利益。
誰也不能拒絕擁立之功!
而如今隴右河西的巨大發展,也不僅僅是建寧王壹個人的力量。
那些主政壹方的官吏,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們,也絕對不會只願意縮在隴右河西。
李泌憂心忡忡,如果建寧王真的想不開,進軍中原可要怎麽辦?
平叛的主力依然是朔方邊軍,要是建寧王進攻朔方,那麽自己苦心經營的平叛局勢就要崩潰了!
李泌對著張天倫說道:“張天師,我們還是快點出發,我想要盡快去沙州!”
李泌決定要盡快抵達沙州,面見建寧王陳述利害,壹定不能讓他這個時候出兵中原!
張天倫看到李泌的態度堅決,也只好答應下來。
詹亞光的木軌鐵路工地上,正在進行並軌的儀式。
整個鐵路是多段壹起開工的,沿途的村裏提供勞動力,鐵路公司購買工具和木材。
因為玩家早就已經在系統內留下了詳細的地理數據,詹亞光才能如此迅速的建造這條鐵路。
這是最後壹段木軌鐵路的並軌儀式現場,只要這壹段鐵路合並,時長壹百五十公裏的威張鐵路就正式竣工了。
詹亞光有些激動,雖然是木軌鐵路,雖然是馬拉火車,可這依然代表了大唐科技的壹次進步!
在爆竹聲聲中,最後壹段並軌成功。
接下來就是鐵路正式運行了!
壹輛專門打造的三節車廂,被赤膊上身的工人們推到了鐵軌上。
接著工人爬上車廂,將三節車廂連接在壹起。
燕小北是這第壹列火車的“駕駛員”,他要操縱四匹駿馬,拉著三節火車從張掖城開到武威城。
這三節車廂的後兩截是運輸車廂,放滿了從張掖運往武威的糧食和軍械。
第壹節車廂是客運車廂,車廂裏放了二十個稻草人和沙袋,來模擬真人乘坐。
燕小北坐在第壹節車廂內的駕駛座位上,他要控制拉馬車的駿馬,完成這第壹次鐵路運輸。
和詹亞光壹起完成並軌儀式的崔濤看著馬拉火車,對著詹亞光問道:
“老詹,不是已經有玩家發明蒸汽機了,為什麽還要實驗馬拉火車?”
崔濤這下子又覺得步子邁的小了。
既然有了蒸汽機,當時就應該壹步到位搞蒸汽火車!
而且崔濤聽說自己的對頭秦川,已經開始投資建設當金山口的鐵路,而且秦川這壹次是大手筆的投入,要建成第壹條蒸汽火車鐵路!
壹想到這裏,崔濤就如鯁在喉。
詹亞光耗費了這麽多人力物力,就造出了壹條木軌馬拉火車的半成品出來。
蒸汽火車的成就要是被秦川摘走了,那麽崔濤肯定更加的郁悶。
詹亞光說道:“蒸汽機車頭太重了,會把我們的木頭火車壓碎的。”
“這三節車廂除了底盤和輪子是鐵質的,其他部分都是木質的,就是為了減輕重量。”
“如果要用蒸汽機車頭,不僅僅鐵軌要換,車廂也要換的。”
詹亞光說完,崔濤就更加郁悶了。
他說道:“早知道就壹步到位制造蒸汽火車了,壹步到位多好!”
崔濤渾然忘記了當年詹亞光找他投資的時候,他那股吝嗇的樣子。
詹亞光卻說道:“我倒是覺得木軌馬拉火車的技術積累很有意義。”
“老崔,鐵路從來不是僅僅是壹個技術問題,更多的是壹個管理學的問題。”
“調度鐵路,安排裝卸貨物,制定安全標準,這些都是比裝壹節蒸汽車頭更重要。”
“更不要說我們在建造鐵路的時候,積累的大量施工經驗。”
“運營鐵路,維修鐵路處理故障,安排鐵路調度,這些才是壹條鐵路更重要的經驗。”
“所以世界上各國的鐵路公司,都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才能玩轉鐵路。”
“我們積累的木軌馬拉火車管理經驗,同樣也可以用在以後蒸汽鐵軌火車上。”
聽到詹亞光這麽說,崔濤終於心情好了很多。
“好了,八點已經到了,準備出發!”
車站上發出尖銳的鈴鐺聲,燕小北揮舞手裏的韁繩,四匹駿馬發出嘶鳴聲,開始拉著馬車緩緩的動了起來。
壹下子操縱四匹馬,燕小北集中精力,手裏的馬鞭不停的揮舞,調整四匹馬的位置和速度。
軌道減少了車輪的摩擦力,裝滿了貨物和假人的火車開始逐漸加速,火車快速的駕出了車站。
看到馬車安全的離開車站,詹亞光這才放松了壹些說道:
“這趟車也要經停兩個車站換馬拉車,預計六個小時就能抵達武威城。”
崔濤說道:“五個小時,那就是時速二十五公裏壹趟往返,這速度好像也不快啊。”
詹亞光笑著說道:“妳知道世界上第壹節蒸汽火車的時速多少?”
“多少?”
“八公裏每小時,相比之下馬拉火車的速度已經不慢了。”
崔濤想了想,這才想起來現在是大唐。
普通的商隊壹天也未必能夠走到二十五公裏,壹小時二十五公裏的速度已經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了。
兩節貨運車廂所運輸的貨物,已經抵達上壹個大中型商隊能夠駝運的貨物了。
怪不得鐵路出現之後,人類物流的速度發生了飛躍。
這就是基建的重要性啊!
崔濤下了決心,只要威張鐵路真的能夠保本運營,那壹定要再投資建設壹條鐵路,把張掖和酒泉也連接起來!
李炎也通過系統,觀察這壹次鐵路試運行。
這時候都督府記室劉宴捧著壹堆文書進來,李炎首先問道:
“有沒有威張鐵路的報告,先找出來給我看看。”
劉宴壹楞,不過他是神童出身,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壹下子就找到了詹亞光所上的報告。
“殿下,尉遲將軍有軍情急報,是不是先看那份?”
劉宴忍不住問道。
今天是大軍開拔漠東的日子,可是建寧王關心的竟然是威張鐵路試車這樣的“小事”。
劉宴當然知道木軌馬拉火車是什麽,可是這東西能有大軍出征重要嗎?
李炎認真的翻閱詹亞光的報告,最後忍不住連續說了三聲“好”!
劉宴更加的吃驚,就連河西大捷的時候,建寧王也只是淡淡的說了兩聲“好”。
這威張鐵路真的這麽重要嗎?
劉宴不理解的看著李炎。
李炎正在通過系統,看著燕小北穩當的駕駛馬拉火車,飛快的在鐵路上前進著。
而三十公裏外的停靠車站,也已經在準備給馬車換馬和檢修了。
這也是詹亞光的設計,長期奔跑會讓馬疲勞,更容易發生事故。
而木質車廂在運行中也會出現問題,所以詹亞光在五十公裏設立了中轉的車站。
這些車站的工作人員會換上準備好的新馬,然後檢查車廂有沒有問題。
這壹樣的中轉車站還有壹個,這也是保障馬拉火車能以最佳的狀態運行的方法。
這些都是詹亞光從早期的馬拉火車文獻中查到了經驗,全部都用到了威張火車上。
而這些補給站的功能,與蒸汽火車補給站添煤添水壹樣,也是整個鐵路系統的壹個環節。
詹亞光制定了全套的鐵路運行的技術手冊,這才是壹家鐵路公司最重要的東西。
壹項技術從研發到投入使用,再到平穩運行,往往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往往但都是經歷了壹場場慘痛的事故後,才會反推管理學跟隨技術進步。
詹亞光這份詳細的技術手冊,可以讓隴右在盡量少出事故的情況下,讓管理學配套技術進步。
而鐵路對於壹個幅員遼闊的帝國,意義遠遠不只是物流這個方面。
這才是李炎重視威張鐵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