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上皇惹猜忌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3:00
李唐皇室的皇帝還是比較喜歡出宮的。
上皇李隆基就很喜歡帶著高力士出宮遊玩,還經常會走進百姓家裏,參加百姓的宴席。
李亨在做太子的時候,地位朝不保夕,每天都困在東宮中,不敢私自出東宮。
後來逃出了長安城後,好不容易做了皇帝,李亨在身體的好的時候也常帶著李輔國,壹起出宮看看長安。
後來身體不太好了,李亨出宮的次數也少了。
如今春暖花開,李亨的身體也好了壹些,於是他帶著魚朝恩和穆榮,壹起出了宮。
當然皇帝出宮不可能沒有護衛的,壹支神策軍就在附近,隨時保護皇帝。
李亨換上了百姓的衣服,聰明的穆榮找來了宮裏運送貨物的壹輛驢車,他駕駛驢車,魚朝恩陪著皇帝坐在車上,沿著宮墻的青石路,走出了大明宮的紅墻。
“聖人,哦不,三郎,咱去哪裏?”
李亨排行第三,李三郎是他以前出宮時候用的化名,李亨看了看掛在頭頂上的太陽說道:
“去萬年縣逛逛吧,聽說狀元公把萬年縣治理的很好。”
小穆子立刻駕駛驢車,向著萬年縣的方向而去。
比起之前剛收復長安的時候,現在街上要熱鬧了不少。
萬年縣在王成偉的治理下,也是長安恢復最快的地區。
今天雖然不是休沐的時候,但是天氣不錯,不少人都出門買東西或者晾曬衣物,整個坊市內都充滿了生活氣息。
李亨很是享受這種熱鬧的市井氣息,這比起冰冷的大明宮可要讓人暖和多了。
看到繁華的萬年縣,李亨忍不住說道:“這王成偉果然是個人才!”
說到這裏,李亨心中頗有些自豪,王成偉是他欽點的狀元,這不正說明自己這個皇帝有識人之明嗎?
李亨的心情好了不少,如果大唐的官員都能和王成偉壹樣全心全意為了大唐效力,那麽何愁區區河東叛軍不能平定呢。
在不久前王成偉查出假錢大案的那點不滿,都隨之煙消雲散了,李亨壹路上連著誇獎了王成偉幾句,李亨突然說道:“去興慶宮看看。”
魚朝恩的心裏咯噔了壹下,興慶宮是上皇的居住的宮殿,難道皇帝要去看看上皇?
穆榮更是心中壹驚,他是靠著高力士留在宮中的老關系,才壹步壹步的爬到了現在的位置上。
而隨著穆榮在宮中的地位上升,高力士也從之前的脅迫利用關系,逐漸變成了合作關系。
等於是穆榮全面接管了高力士在宮中的暗子,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太監玩家壹進宮就能被安排到關鍵崗位的原因。
但是與此同時,穆榮和高力士也是壹榮俱榮的關系,要是高力士出事了,攀咬出來穆榮,那之前的努力就全完了。
本來這些日子相安無事,沒想到皇帝突然要去興慶宮。
但是高力士又沒有玩家的通訊系統,現在穆榮也沒辦法通風報信了,而且他也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做什麽。
李亨帶著魚朝恩和穆榮,來到了興慶宮邊上的路上。
興慶宮在城西的城門邊上,緊靠著永嘉坊、安興坊、勝業坊、道政坊和東市。
興慶宮是長安三大殿中規模最小的,但是也有三個坊的大小。
而在興慶宮西南角,和東市交匯的街道上,是整個興慶宮最熱鬧的地方。
在興慶宮西南角是花萼相輝樓,這座樓是上皇為了楊玉環所建造的,在建造而成後,上皇就經常在這裏大宴群臣。
花萼樓高高的立於宮墻之上,上皇也喜歡登上花萼樓,和宮墻外的百姓互動。
比如當年長安的壹大盛典,長安元宵燈會的時候,上皇都會攜帶群臣登上花萼樓,和長安百姓面對面。
那時候李亨也曾經跟在上皇身後,在花萼樓上見過長安的夜景。
李亨順著記憶,來到了東市的角落上,沒想到今天竟然在興慶宮的角落上,見到了不少百姓聚集。
李亨有些疑惑,今日又不是休沐的日子,為何有什麽多的百姓聚集?
“小穆子。”
“臣在。”
“去前面看看,百姓為何聚集在興慶宮邊上。”
穆榮立刻跳下驢車,擠進了人去之中。
穆榮擠進了人群,發現這些人都是聚集在興慶宮的西南角,擠進去之後側耳傾聽,穆榮很快弄明白了這些百姓聚集的原因。
原來這幾日上皇經常會登上花萼頭,在花萼樓上和百姓見面。
甚至前幾日上皇還召見了幾個年長者上樓,和上樓的年長者談論了開元年間的事情,又讓身邊的高力士賜下了金銀。
今天花萼樓邊上的百姓,都是爭著要目睹上皇面貌的長安市民,也不乏壹些想要砰砰運氣的家夥,萬壹也能被上皇召見上樓,就算是不賜金銀,能夠登上華麗的花萼樓,也能在長安城吹壹輩子牛了。
穆榮默默地記下,等到他準備退回去向李亨覆命的時候,突然人群中喊道:
“上皇出來了!”
“上皇登樓了!”
緊接著,穆榮就見到前排的百姓帶頭跪下。
“上皇萬歲!”
“上皇萬歲!”
身邊的人也紛紛的跪下,穆榮也被拉著跪了下來。
壹群人嘩啦啦的跪下,坐在驢車上的李亨臉色立刻變了。
沒有人群的阻擋,他壹下子看到了花萼樓上蒼老的身影,那不就是自己的父皇嗎?
李隆基的身體看起來似乎非常的康健,他不需要高力士攙扶,就能自己登樓。
這些人是聚集在壹起跪拜父皇的?
升起了這個想法之後,李亨心中升起了猜忌之心。
對於李亨來說,父皇是他壹生的陰影。
他的大半生都在父皇這個聖人天子的陰影之中,天寶年間的兩名權相,李林甫和楊國忠都在不斷羞辱太子,達到了自己在李隆基面前邀寵的政治目的。
如果不是大臣們力保,以及李隆基也沒有改立儲君的意向,李亨總算是在安史之亂後找到了機會,靈武登基為帝後,上皇也在蜀中宣布退位。
不過上皇也壹直沒少給李亨添麻煩,曾經是李亨最親密的弟弟永王,就是在接到了上皇冊立藩王的詔書後自立,試圖要在江南割據壹方,後來被李亨派遣高適平定,但是李亨也永遠失去了自己最疼愛的弟弟。
如此種種湧上心頭,又看到長安百姓如此跪拜上皇,李亨根植於心中,對上皇的心理陰影爆發了。
穆榮連忙從人群中回來,對著李亨說道:
“陛,三爺,這些百姓是在等著面見上皇,據說這些日子每日下午,上皇都會登上花萼樓,有時候還會召見百姓上樓。”
李亨的臉更加難看了,上皇竟然還會登樓和百姓見面,而這些百姓自發聚集在花萼樓下,就等著拜見上皇,這都讓李亨感覺到了如芒在背。
壹想到上皇在長安城的影響力,李亨心中更加的不安。
無論是不是上皇導致了安祿山之亂,但是李隆基依然是統治了長安幾十年的“聖人天子”。
在李隆基在任的時期,在安祿山打進長安之前,都是整個長安最繁華的時期。
長安的百姓在這裏跪拜上皇,也是在懷念那個已經遠去的盛唐時光。
雖然經過王成偉的治理,現在萬年縣恢復了元氣,但是和上皇時期那個繁華富饒的長安城還是沒辦法比。
在那個時候,整個大唐最富有的商人,帝國最有才華的才子,全部都聚集在長安城中。
長安的公卿貴族沒日沒夜的開著宴會,長安城是在酒香和胭脂香中壞繞著,這就是那個時代的長安城,也是長安百姓夢中的長安城。
所以當上皇登上花萼樓的時候,那些長安的圍在樓下的百姓,才有壹種夢回盛世長安的感覺。
但是在多疑的李亨看來,這些百姓聚集在花萼樓下,上皇召見百姓上樓,這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
如今郭子儀駐軍在潼關,長安物價飛漲民心不穩,李亨內心中始終充滿了不安全感。
李亨對著身邊的魚朝恩說道:“上皇在花萼樓見百姓,這件事怎麽沒人告訴朕?”
在李輔國出京之後,魚朝恩領了部分神策軍的差事,他立刻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失職,跪下說道:“臣有失察之罪!”
李亨冷哼壹聲說道:“起來,我現在是李三郎,切莫隨意跪拜。”
李亨接著說道:“派些得力的人來查壹下,上皇到底召見了哪些人上樓,和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麽?”
李亨看著魚朝恩,疑心病再次發作,他又改口說道:“這事情妳就不要插手了,穆榮,這事情交給妳來做,從神策軍中抽調壹些得力的人手來辦,幹好了重重有賞!”
魚朝恩不敢說話,穆榮立刻激動的說道:“是,三爺!小穆子壹定辦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