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章

雪山飛狐 by 金庸

2018-9-5 19:46

  眾人聽了半天故事,對胡壹刀的為人甚是神往,除寶樹壹人之外,聽說雪山飛狐是他兒子,心中都起異樣之感,雖想見了他未必有甚好處,卻都不自禁地渴欲壹見,又想此間主人遍邀高手,以備迎戰,只怕此人本領亦不在乃父之下。
  苗若蘭忽然驚道:“啊喲,此間主人所邀的幫手和我爹爹都未上山,如在山下撞到了那雪山飛狐,定要動手。我爹爹不知他是胡伯伯的兒子,倘若壹劍將他殺了,那便如何是好?”
  平阿四淡淡壹笑,道:“苗大俠雖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要說能壹劍殺了胡相公,卻也未必。”他臉上壹個長長的傷疤,這麽壹笑,牽動肌肉,顯得加倍的醜陋可怖。他又道:“胡相公今日上山,壹來是彼此間主人的晦氣,二來是要找苗大俠比武復仇。不過我親眼見到當年胡苗二位大俠肝膽相照的交情,害死胡大爺的其實另有其人,我勸胡相公別向苗大俠為難了,可是他說要當面向苗大俠問個清楚。後來我在山下見到了這位閻大夫,雖隔了這麽二十幾年,我還是認得他,便跟上峰來,炸索毀糧,大夥兒在這兒壹齊餓死,總算是報了胡大爺待我的恩義啦。”
  這壹席話,只把眾人聽得面面相覷,心想寶樹當年謀財害命,今日自算死有應得,但各人與此事並不相幹,卻在這兒賠上壹條性命,也可算得極冤。
  寶樹見了眾人臉色,知道大家對自己頗有怪責之意,站起身來,取過了寶刀鐵盒,喝道:“今日之事,咱們只有同舟共濟,壹齊想個下山的法兒。這個惡徒嘛……”
  壹語未畢,忽聽撲翅聲響,壹只白鴿飛進大廳,停在桌上。
  苗若蘭喜道:“啊,這只小鴿兒多可愛!”上前雙手輕輕捧起白鴿,撫摸鴿背羽毛,只見鴿腳上縛著壹條絲線。這絲線從鴿腳上壹直通到門外,苗若蘭向裏拉扯,那線竟然極長,拉了好壹大截,始終未見線頭。她好奇心起,雙手交互收線,那線竟似無窮無盡壹般。田青文上前相助,兩人收了數十丈,忽覺絲線漸漸沈重,看來線頭彼端縛得有物。
  於管家大喜,叫道:“咱們有救啦!”眾人齊問:“怎麽?”於管家道:“這白鴿是本莊所養,山上山下用以傳遞消息。定是山下的本莊夥伴發覺長索炸斷,放這鴿子上峰,在絲線上縛著救咱們下峰的物事。”
  平阿四聽了此話,臉色大變,狂吼壹聲,撲上去要拉斷絲線。殷吉站在鄰近,身子壹晃,已攔在他面前,雙掌起處,立時將他推倒。
  田青文道:“姊姊,小心拉斷了絲線。”苗若蘭點了點頭。那絲線雖細,卻極堅韌,兩人手上愈來愈沈,絲線始終不斷。再拉壹會,苗若蘭似乎有點吃力。陶子安道:“苗姑娘妳歇歇,我來拉。”走上前去接過絲線。
  阮士中、曹雲奇、劉元鶴等早已搶出門去,要看那絲線上吊的是什麽救星。
  陶田二人收了壹會,忽聽門外歡呼聲起,手上頓松。廳上各人壹齊走出,只見阮士中與曹雲奇站在崖邊,雙手此起彼落,忙碌異常,仍在收線,原來絲線上縛的是壹根較粗的麻繩。待那麻繩收盡,又引上壹根皮麻混編的極粗繩索。
  眾人壹齊高呼,七手八腳,將那根粗索縛在崖邊兩株大松樹上。
  劉元鶴道:“咱們走吧,待我先下。”雙手抓住了繩索,就要往下溜去。陶百歲喝道:“且慢,幹嗎要讓妳先下?誰知妳在下面會要搗什麽鬼?”劉元鶴怒道:“依妳說便怎地?”陶百歲壹怔,心想峰上人人各懷私心,互不信任,不論誰先下去,旁人都難放心,給他這麽壹問,倒也難以對答。
  曹雲奇道:“讓幾位女客先下去,咱們男子漢拈籌以定先後。”熊元獻細聲細氣地道:“這樣吧,天龍門、飲馬川山寨跟我們平通鏢局的,每壹家輪流下去壹個。大夥兒互相瞧著,不用怕有誰使奸行詐。”阮士中道:“那也好。寶樹大師,請您將鐵盒兒見還吧。”說著走上壹步,向寶樹伸出手去。
  眾人初時只顧念生死安危,此時大難已過,又都想到了那件寶物。本來大家只知這鐵盒是件武林異寶,但到底異在哪裏,寶於何處,卻均壹無所悉,待知其中藏有闖王遺下的軍刀,已覺此物非同小可,及至聽平阿四說這刀跟李闖王的大寶藏有關,更加個個眼紅心熱。故老相傳,闖王進京之後,部屬大將劉宗敏等拷掠明朝的宗室大臣,所得珍寶堆積如山,不久兵敗,這批珍寶連同明宮中皇室歷年的庫藏,都從此不知下落,如能由這鐵盒寶刀而掘得寶藏,世上尚有何種財物能與之相比?
  寶樹冷笑道:“妳天龍門何德何能,要獨占寶刀?這把刀天龍門掌管了壹百多年,也該換換主兒了。”阮士中愕然,眼露兇光。殷吉、曹雲奇、周雲陽不約而同地搶上壹步,站在阮士中身旁。寶樹仰天笑道:“哥兒們想動武,是不是?想當年天龍門在刀頭上得寶,今日在刀頭上失寶,可也公平得緊啊。”
  阮士中等大怒,恨不得撲將上去,把這老和尚砍成幾段,奪過寶刀,只忌憚他武功了得,卻又不敢動手,在他炯炯有神的雙目凝視之下,反倒退了數步。
  
  壹時雪峰邊寂靜無聲,忽然苗若蘭的婢女琴兒指著山下叫道:“小姐,妳瞧,好像有人上來。”
  眾人壹驚,心想:“怎麽我們沒下山,反倒有人上來了?”紛紛奔到崖邊,向下張望,只見長索上壹團白影迅速異常地攀援上來,凝神看去,卻是個白衣男子。
  田青文道:“苗姐姐,這位是令尊麽?”苗若蘭搖頭道:“多半不是,我爹爹從來不穿白衣的。”
  說話之間,那男子爬得更加近了。於管家叫道:“餵,尊駕是哪壹位?”忽聽得半山腰裏傳上來壹聲長笑,聲音洪亮,只震得山谷鳴響,突然之間,似乎滿山都是大笑之聲。
  阮士中見寶樹手捧鐵盒,站在崖邊,輕輕壹拉曹雲奇的手,指指寶樹背心,用右肩做了個挺撞的姿態。曹雲奇會意,知師叔命自己將他撞下山峰,心想這賊禿本領再強,從這萬丈高峰上掉將下去,又怎保得住性命?鐵盒寶刀跌不壞,待會下去尋找便是。阮曹二人壹點頭,同時發足,向寶樹後心猛沖。此時寶樹離崖邊不過尺許,全神註視山下,毫不知有人在背後突施暗算,待聽到腳步聲響,阮曹二人已沖到身後。
  寶樹見到那白衣男子上來時的身法神態,正自驚疑不定,突覺背後有人來襲,更大吃壹驚,危急中倏施“鐵板橋”功夫,身子向左斜出。這“鐵極橋”功夫,原是閃避敵人暗器的救命絕招,通常是暗器來得太快,不及躍起或向旁避讓,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後仰天斜倚,讓暗器掠面而過,雙腳卻仍牢牢釘住地下。功夫越高,背心越能貼近地面,講究起落快,身形直,所謂“足如鑄鐵,身挺似板,斜起若橋”。寶樹這壹招“鐵板橋”,又與通常所使的不同,並非向後仰倚,卻是向左傾斜,雙足釘在崖邊,身子淩空,已有壹小半憑虛傾在雪峰之外。
  阮士中與曹雲奇撞到寶樹背後,只道襲擊得逞,正自大喜,突覺肩頭撞出,前面竟沒了受力之處。阮士中武功精湛,急忙壹個筋鬥,著地滾開。曹雲奇卻收腳不住,疾沖而出,直往雪峰下掉落。
  眾人齊聲驚呼。寶樹挺腰站直,說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背上卻也已出了壹陣冷汗。
  田青文壹驚,向後暈倒。陶子安站在她身旁,忙伸手扶住。
  余人望著曹雲奇魁梧的身軀向下直落,無不失聲驚呼。眼見他勢必摔得粉身碎骨,忽見那白衣男子雙足鉤住繩索,左手在峰壁上壹推,長索帶著他身子,如蕩秋千般向曹雲奇急飛過去。
  這壹下時機用力都恰到好處,那白衣人右手探出,已抓住曹雲奇後心。不料曹雲奇身軀甚重,這壹墮之勢更猛烈異常,但聽得喀喇壹響,衣衫破裂,竟又掉下。那白衣人雙足勾住繩索,長身伸手,就在這千鈞壹發之際,又抓住了曹雲奇右足足踝,可兩人仍溜著長繩,向下急落,但見兩人身形愈來愈小,壹墜數十丈。下墜之勢奇急,白衣人武功再高,雙足的力道卻也鉤不住繩索,看來只有松手放脫曹雲奇,才保得了自己性命。眾人目眩神馳之際,忽見他右手甩起,將曹雲奇的身子向繩索上端甩上。
  曹雲奇早神智迷糊,雙手碰到繩索,立即牢牢抓住。凡溺水之人,即令在水中碰到壹根水草,也必全力抓住,至死不放,原是求生本性,這時曹雲奇也是如此。按他武功,本不足以抓住繩索以抗兩人急墜之勢,但危難之際,不知怎的力氣登時大了數倍。那繩索直晃出去,帶著二人向左飛蕩。
  那白衣人腰間使勁,身子倒翻,左手也已抓住繩索。他在曹雲奇耳邊說了兩句話,拍拍他的背心。曹雲奇驚魂未定,聽了他的話,忙雙手交互拉繩,攀援而上。
  眾人在崖邊見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奇險,盡皆撟舌難下。曹雲奇攀到峰邊,殷吉與周雲陽搶過去拉住他雙手,提了上來,齊問:“這白衣人是誰?”曹雲奇喘了幾口氣,說道:“那位英雄命我上來稟報,說道是……是雪山飛狐胡斐到了。”
  眾人為那白衣人的氣勢所攝,壹時都怔住了,也不知是誰首先叫了聲:“啊喲!”往莊內便奔。
  眾人不及細想,壹窩蜂地往大門搶去。陶百歲、劉元鶴、阮士中三人壹齊擠在門口,妳推我擠,爭先而入。曹雲奇搶著去扶田青文,與陶子安百忙中又互揮數拳。只壹陣亂,門外眾人走得幹幹凈凈。於管家與琴兒扶著苗若蘭走在最後,險些兒給關在門外。
  殷吉見熊元獻閉上大門,立即取過門閂,橫著閂上。陶百歲只怕不固,又取過撐柱,牢牢撐住。
  此時田青文已醒了過來,道:“那雪山飛狐跟咱們素不相識,怕他怎的?”阮士中橫了她壹眼,說道:“素不相識?哼,妳爹爹是他老子的大仇人,他肯放過妳麽?”劉元鶴也道:“那害人的平阿四呢?他躲到哪裏去啦?”
  陶子安忽向墻頭壹指,道:“咱們撐住大門,他從上面不能進來麽?”阮士中道:“不錯,陶世兄快上高守著。”陶子安冷笑道:“阮師叔武功高,還是妳老人家上去。”壹言甫畢,猛聽喀喇喇幾聲巨響,那撐柱與門閂突然迸斷,砰嘭壹響,兩扇大門已給人推開。眾人齊聲驚呼,直往內院奔去,霎時之間,大廳上杳無壹人。
  群豪初聽平阿四說那胡壹刀的往事,頗想見見他遺下的孤兒,可是待得雪山飛狐當真上山,眼見他身手竟如此了得,不禁心寒膽怯,又見旁人逃避,相互驚嚇,妳怕我更怕,平素的豪氣雄風,盡數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於管家欲覓寶樹出去抵擋壹陣,四下張望,寶樹早已不見,不知躲到了哪裏,心想:“主人將莊上之事托付了給我,拚著壹死,也得全了主人臉面。”向苗若蘭低聲道:“苗姑娘,妳快到夫人房去,跟夫人壹同躲入地窖密室,可別讓人瞧見。這裏的人沒壹個安著好心。待我出去見他。”
  苗若蘭向鄭三娘與田青文望了壹眼,道:“我帶這兩位姐姐壹起去地窖吧。”於管家急忙搖頭,低聲道:“不,這兩個女人也不是好人。姑娘跟夫人是千金貴體,莫理會旁人。”苗若蘭道:“那姓胡的若要殺人放火,妳擋得了麽?”於管家壹按腰間單刀的刀柄,慘然道:“今日是於某以死報主之時,但求夫人與姑娘平安無事,小人就對得起主人了。”
  苗若蘭想了壹想,說道:“我跟妳壹齊出去會他。”於管家大急,忙道:“苗姑娘,妳沒聽那和尚說,令尊苗大俠與他有殺父大仇?妳若不躲開,落在此人手中,那……那……”苗若蘭道:“自從我聽爹爹說了胡伯伯的往事,壹直就盼那個孩子還活在世上,也盼終須有日能見他壹見。今日之事雖險,但若從此不能再與他相見,我可要抱憾壹生了。”
  她這幾句雖說得輕柔溫文,然語意堅定,於管家竟爾不能違抗。他心道:“這位姑娘手無縛雞之力,卻勇決如此,真不愧是金面佛苗大俠之女。什麽鎮關東、威震天南,名號兒叫得挺響,跟苗姑娘壹比,倘不愧死,也可算得臉皮厚極。”
  他本來心中害怕,見苗若蘭神色寧定,驚懼之心登減,當下緊壹緊腰帶,在茶盤中放了兩只青花細瓷的蓋碗,沖上了茶,捧了出去。苗若蘭跟隨在後。
  
  於管家轉出廳壁,只見那白衣人臉孔朝外,雙手叉腰,擡頭望天,便高聲道:“胡大爺遠來,不曾遠迎,還請恕罪。”說著獻上茶去。那白衣人聽得於管家說話,回過頭來,見到苗若蘭這樣壹個文秀清雅的少女,弱態生嬌,明波流慧,怯生生地站在當地,不禁壹怔。
  苗若蘭見這人滿腮虬髯,根根如鐵,壹頭濃發,卻不結辮,橫生倒豎般有如亂草,也是壹驚。她自幼對胡壹刀之子心懷憐惜悲憫之情,想到他時,總覺他是個受人欺侮虐待的稚子,今日相見,卻不料竟是如此粗豪猛惡的壹條漢子,心中不由得三分驚異,三分惶惑,又有三分失望,但隨即心想:“胡壹刀胡伯伯容貌威嚴,他生的孩子自也是這般,又何足為奇?卻是我壹向將他想錯了。”上前盈盈壹福,輕聲說道:“相公萬福。”
  雪山飛狐胡斐此番上峰,準擬與滿山高手作壹場龍爭虎鬥,哪知莊中出來相見的竟是壹個姣好少女,不禁大為詫異,暗道:“且瞧他們使甚詭計。”還了壹禮,說道:“在下胡斐奉揖。不敢請問姑娘高姓。”
  於管家向苗若蘭使個眼色,叫她捏造個假姓,千萬不可吐露是苗人鳳之女,不料苗若蘭卻似不解,說道:“胡世兄,咱們是累代世交,可惜從來曾會面。我姓苗。”
  胡斐心中更是壹凜,臉上卻不動聲色,道:“姑娘與金面佛苗大俠怎生稱呼?”於管家大急,在苗若蘭身旁暗扯她衣袖。她仍不理,道:“金面佛就是家父。”胡斐壹怔,心道:“原來是妳。”說道:“令尊怎不出來相見?”
  於管家手按刀柄,只怕胡斐出手相害,斜眼看苗若蘭時,卻見她神色如常,不禁嘆道:“這位姑娘年幼無知,眼前便是殺父的大仇人,她竟不知天高地厚,盡吐真相。”只聽她說道:“家父尚未上山。他若知胡世兄是故人之子,縱有天大要事,也早擱下,必已趕來與世兄相見。”
  胡斐更加奇怪,問道:“姑娘知道在下身世,令尊卻不知曉,敢問何故?”苗若蘭道:“還是適才聽令友平君說的。”胡斐道:“啊,原來平四叔到了這兒,他人呢?”
  於管家壹怔,在廳中四下張望,早不見了平阿四人影,地上壹灘鮮血卻兀自未幹,心道:“自那鴿兒帶線入來,個個想著下峰逃生,竟都將此人忘了。他是胡斐的救命恩人,倘有不測,禍患又深壹層。”
  胡斐見他望著地下的壹灘鮮血,臉色有異,大聲問道:“這是平四叔的血麽?”於管家不敢打誑,只得應聲道:“是。”
  胡斐父母早喪,自幼由平阿四撫養長大,與他情若父子,壹聞此言如何不驚?壹躍而前,伸手握住於管家右臂,厲聲喝道:“他在哪裏?他……他怎樣了?”於管家只覺手臂劇痛,宛似壹道鋼箍越收越緊,只得咬緊了牙齒竭力忍痛,額頭上黃豆大的汗珠壹粒粒滲將出來,竟說不出壹句話。
  苗若蘭緩緩說道:“胡世兄不必焦急,平四爺好好的在那邊。”說著伸手向西邊廂房壹指。胡斐放脫了於管家手臂,隨即騰身而起,砰的壹聲,踢開西廂房房門,見平阿四躺在榻上,正不住喘息。胡斐大喜,叫道:“四叔,妳沒事麽?”
  平阿四在廂房裏早就聽到他聲音,低聲道:“還好,妳放心。”胡斐搶上前去,見他臉如金紙,呼吸低微,適才壹時之間的喜悅又轉為擔憂,問道:“怎麽受的傷?傷得厲害麽?”平阿四道:“這事說來話長。若不是苗姑娘搭救,今生不能再跟妳相見了。”原來眾人壹見白鴿傳絲,壹窩蜂地湧出大廳。苗若蘭趁機與琴兒將平阿四扶入了廂房。後來寶樹欲待傷他性命,卻已找他不到,情勢緊急,不及仔細尋找,平阿四因此而得保全。
  胡斐點點頭,從衣囊中取出壹顆朱紅丸藥,塞在他的口裏,道:“四叔,妳先服了這顆傷藥。”
  他見平阿四將傷藥嚼爛吞下,稍稍放心,回到廳上,向苗若蘭壹揖到地,道:“多謝姑娘救我平四叔。”苗若蘭忙即還禮,道:“平四爺古道熱腸,小妹欽仰得緊。些些微勞,何足掛齒?”胡斐道:“生死大事,豈是微勞?在下感激不盡。”
  苗若蘭見他神情粗豪,吐屬卻頗為斯文,說道:“胡世兄遠來,莊上無以為敬。琴兒,快取酒肴出來。”胡斐道:“此間主人約定在下,今日午時相會,怎到此刻還不出來相見?”
  苗若蘭道:“主人因有要事下山,想來途中耽擱,未及趕回,致誤世兄之約,小妹先此謝過。”胡斐聽她應對得體,心中更奇:“苗範田三家向稱人材鼎盛,怎地男子漢都縮在後面,卻叫這樣壹個看來弱不禁風的少女出來推搪?這姑娘對我絲毫不示怯意,難道她其實武功高強,卻故意深藏不露麽?”
  琴兒托了壹只木盤過來,盤中放著壹大壺酒,壹只酒杯,她左手拿著木盤,右手在杯中斟了酒,笑道:“胡相公,山上的雞鴨魚肉、蔬菜瓜果,通統給妳的平四爺毀啦。對不起,只好請妳喝杯白酒。”
  胡斐見那木盤正在他與苗若蘭之間,伸出左手,在盤邊輕輕壹推,木盤徑向苗若蘭肩上撞去。這壹推雖似出手甚輕,其實借勁打人,受著的人若不加抵禦,就如中了兵刃之傷無異。苗若蘭不會武藝,只是順乎自然地微微壹讓,並未出招化勁,眼見這壹下便要身受重傷。
  於管家大驚,他自知武功與胡斐差得太遠,縱不顧性命地上前救援,也必無濟於事,只叫得壹聲:“啊喲!”卻見胡斐左手兩根手指已迅捷無比地拉住了木盤,這壹下時機湊合得準極,盤邊與苗若蘭的外衣只微微壹碰,立即縮回。她絲毫不知就在這壹瞬之間,自己已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地走了壹個循環。
  胡斐道:“令尊打遍天下無敵手,卻何以不傳姑娘武功?素聞苗家劍門中,傳子傳女,壹視同仁。”苗若蘭道:“我爹爹立誌要化解這場百余年來糾纏不清的仇怨,是以苗家劍法,至他而絕,不再傳授子弟。”
  胡斐愕然,拿著酒杯的手停在半空,隔了片刻,方始舉到口邊,壹飲而盡,叫道:“苗人鳳,苗大俠,好!果然稱得上‘大俠’二字!”
  苗若蘭道:“我曾聽爹爹說起令尊當日之事。那時令堂請我爹爹飲酒,旁人說道須防酒中有毒。我爹爹言道:‘胡壹刀乃天下英雄,光明磊落,豈能行此卑劣之事?’今日我請妳飲酒,胡世兄居然也是坦然飲盡,難道妳也不怕別人暗算麽?”
  胡斐壹笑,從口中吐出壹顆黃色藥丸,說道:“先父中人奸計而死,我若再不防,豈非癡呆?這藥丸善能解毒,諸害不侵,但適才聽了姑娘之言,倒顯是我胸襟狹隘了。”說著自己斟了壹杯酒,便即幹杯。
  苗若蘭道:“山上無下酒之物,殊為慢客。小妹量窄,又不能敬陪君子。古人以漢書下酒,小妹有漢琴壹張,欲撫壹曲,以助酒興,但恐有汙清聽。”胡斐喜道:“願聞雅奏。”琴兒不等小姐再說,早進內室去抱了壹張古琴出來,放在桌上,又換了壹爐香點起。苗若蘭輕抒素腕,“仙翁、仙翁”地調了幾聲,彈將起來,隨即撫琴低唱:“來日大難,口燥舌幹。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經歷名山,芝草翻翻。仙人王喬,奉藥壹丸。”
  唱到這裏,琴聲未歇,歌辭已終。
  胡斐少年時多歷苦難,專心練武,沒讀過多少書,後來兩個紅顏知己壹出家為尼,另壹為救他而喪生,他傷心失意之余,只覺平生武功,帶給自己的盡為憂傷愁苦,人生於世,到底該做何事,苦思無得,求師不遇,便只有向書本中探索。數年來折節讀書,雖非飽學,卻也頗通詩書,聽得懂她唱的是壹曲《善哉行》,那是古時宴會中主客贈答的歌辭,自漢魏以來,少有人奏,不意今日上山報仇,卻遇上這件饒有古風之事。她唱的八句歌中,前四句勸客盡歡飲酒,後四句頌客長壽。適才胡斐含藥解毒,歌中正好說到靈芝仙藥,那又有雙關之意了。
  他輕輕拍擊桌子,吟道:“自惜袖短,內手知寒。慚無靈輒,以報趙宣。”意思說主人殷勤相待,自慚無以為報。春秋時靈輒腹饑,趙宣子贈以酒肉,並讓他攜回食物奉母,後來趙宣子遇難,靈輒拼死捍衛解救。
  苗若蘭聽他也以《善哉行》中的歌辭相答,心下甚喜,暗道:“此人文武雙全,我爹爹知道胡伯伯有此後人,必定歡喜。”接著唱道:“月沒參橫,北鬥闌幹。親交在門,饑不及餐。”意思說時候雖晚,但客人光臨,高興得飯也來不及吃。
  胡斐接著吟道:“歡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憂?彈箏酒歌。淮南八公,要道不煩,參駕六龍,遊戲雲端。”最後四句是祝頌主人成仙長壽,與主人首先所唱之辭相應答。
  胡斐唱罷,舉杯飲盡,拱手而立。苗若蘭劃弦而止,站了起來。兩人相向行禮。
  胡斐將酒杯放在桌上,說道:“主人既然未歸,明日當再造訪。”大踏步走向西廂房,將平阿四負在背上,向苗若蘭微微躬身,走出大廳。苗若蘭出門相送,只見他背影在崖邊壹閃,拉著繩索溜下山峰去了。
  她望著滿山白雪,靜靜出神。琴兒道:“小姐,妳想什麽?快進去吧,莫著了涼。”苗若蘭道:“我不冷。”琴兒催了兩次,苗若蘭才慢慢回進莊子。
  
  走進大廳,只見滿廳都坐滿了人,眾人適才躲得影蹤不見,突然之間,又不知都從什麽地方出來了。各人壹齊站起相詢:“他走了麽?”“他說些什麽?”“他說什麽時候再來?”“他上山是來報仇麽?”“他要找誰?”
  苗若蘭心中鄙視這些人膽怯,危難之際個個逃走,留下她壹個弱女子抵擋大敵,淡淡地道:“他什麽也沒說。”寶樹道:“我不信。妳在廳上陪了他這許久,總有些話說。”
  苗若蘭本非喜愛惡作劇之人,但這時胸懷歡暢,壹顆心飄飄蕩蕩的,只想跟人鬧著玩,見各人神色古怪,便道:“那位胡世兄說道,他這次上山,為的是報殺父之仇,可惜仇人躲了起來。現下他守在山下,待那仇人下去,下壹個,殺壹個;下兩個,殺壹雙。”眾人壹凜,都想:“山上沒糧食,山下又守著這個兇煞太歲,這便如何是好?”
  苗若蘭道:“胡世兄言道:山上眾人,個個與他有仇,只有的仇深,有的仇淺。他恩怨分明,深者重報,淺者輕報,不願錯害了好人。他要我代詢各位,為何齊來這關外苦寒之地,是否要合力害他?”除寶樹外,余人異口同聲地說道:“雪山飛狐之名,我們以前從來沒聽到過,與他有什麽仇怨?更加說不上合力害他。”
  苗若蘭向陶百歲道:“陶伯伯,侄女有壹事不明,要想請教。”陶百歲道:“姑娘請說。”苗若蘭道:“適才那位平四爺說道:胡壹刀胡伯伯請寶樹大師去轉告我爹爹三件大事,可是我爹爹說到此事經過之時,卻從未提起。陶伯伯曾說知道此中原委,不知能見告麽?”
  陶百歲道:“姑娘即使不問,我也正要說。”他指著阮士中、殷吉、曹雲奇等人,大聲道:“這幾位天龍門的英雄,誣指我兒害死田歸農田親家。哼哼!”他嗓門本就粗大,這時心中憤激,更加說得響了:“我將這事從頭說來,且請各位秉公評個是非曲直。”殷吉道:“很好,很好,我們正要向陶寨主請教。”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