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妳要違逆朕?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跟黑齒常之打完了最後壹仗後,百濟這邊,已然沒有可用之兵。
壹天後。
遼國的軍隊便兵臨泗沘城。
扶余義慈知道已經不可能打得過了,於是率城內所有貴族出來投降。
李悠然接管了泗沘城,同時,派人對其余的百濟城池進行勸降。
還是跟之前壹樣,要把這城中的貴族全部都帶走。
另外……
財物什麽的,還有奴婢什麽的,包括城中的牛啊,馬啊這些,只能說李悠然壹個都沒有落下。
而新羅這邊。
高句麗軍隊的進度則明顯比李悠然這邊要慢很多。
而且……
由於武器裝備已經沒有壹開始強盛時那麽好,現在甚至打個倭國,都感覺有點費勁。
直到李悠然這邊把百濟給解決了,倭國那邊也得知了這個消息,高句麗的軍隊這才開始快速地推進了起來,才變得順暢了很多。
幾乎是十來天的時間,新羅全境便已經是被高句麗的軍隊給重新占領。
而倭國,也是直接對昔日的盟友百濟視而不見。
不過也對!
這才半個月不到,妳百濟就被別人攻打到妳的都城了。
這怎麽救!
現在倭國要想的,已經不是要不要救自己的盟友,而是該怎麽見好就好。
因為自己不見好就收,說不定下壹個就輪到自己。
他們十分清楚百濟的實力,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實力。
百濟都打不過遼國,那他們肯定也打不過。
於是……
趁著現在李悠然應該還沒有截斷他們的退路,他們便以最快的速度,趕緊撤回到港口,準備乘船跑路。
殊不知……
李悠然早就想到了他們說不定會乘船逃跑,所以……
當他們偷偷摸摸地回到了港口以後,他們的船早就被李悠然派人去全部摧毀了。
中大兄皇子在前面跑,高藏這邊也是帶著人在後面追。
至於李悠然,則是在收刮財物。
不!
準確地說,是讓他們都主動地捐獻出來。
等高藏跟中大兄皇子也打完了,李悠然便押送著所有的戰利品返回遼東。
在離開前,當然也有留下壹些人來安撫百濟、新羅的百姓。
反正……
以前的日子怎麽過,接下來的日子也怎麽過。
兩個月後。
李悠然滿載而歸。
去的時候是兩萬人,回來的時候,人數卻是去的時候的三倍。
其中,壹萬是百濟的貴族以及他們的家眷,還有三萬,則是他們家中的長相相對漂亮壹些的奴婢。
以後……
既可以分配給有功的將士,也可以分配給遼東的百姓,幫忙幹點農活,甚至,生娃。
當然!
已經成家立室的那些就算了,免得弄得到時候家裏不和。
遼東城,見扶余義慈已經被生擒過來,李治也是坐在上面問道:
“扶余義慈,妳可想過會有今日?本來朕想殺了妳的,只不過,念在妳最後還是出城投降了,便饒妳壹命,妳服不服?”
扶余義慈雙膝跪地,頭磕到地上。
李治當年便把這些百濟貴族都送到了大唐。
得知消息的李二看完了書信以後,也是忍不住跟其他人嘚瑟道:“朕這麽多兒子當中,也只有太子跟晉王,是最有出息的了。太子領兵,壹舉消滅了高句麗三十萬兵,而晉王經營遼東,十年之內滅亡三國。我大唐東北,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外患了。”
然後……
命有司準備酒宴,他要宴請所有在洛陽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得好好地喝上壹喝。
聽說李二要喝酒,李重直接傻眼。
只能說……
妳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李二主要是覺得這幾年太壓抑了,身邊的重臣壹個個地離去不說,並且,他也過上了幾乎閉門不出的生活。
趁著有這樣的機會,必須得好好地慶祝壹下。
然後當天。
李重便把他的酒換成了水。
兩人在上面妳推我攘,眉目相對也是吸引了其他人的註意。
妳說陛下跟李重沒有點什麽,他們肯定是不信的。
“朕就喝壹點點。”
“就算是壹點點也不行。”
“妳要違逆朕?”
“那妳喝吧,到時候頭疼,眼睛模糊看不見了,失明,可別怪我沒有提前說。”
李二想了想,這失明確實有點折磨人,那他不就變成瞎子了嗎?只能是落入下風,乖乖地聽了李重的話。
只能說……
他這輩子都已經沒有快樂了。
遼東。
雖說軍事上的仗是打完了。
但是,政治上的仗卻還沒有打完。
接下來……
對於這個破破爛爛的半島,遼國應該怎樣進行治理呢?
然後……
五小只便不得不開始了討論。
只見李昂然道:“如果是用遼國的官員,那當地人未必會乖乖地聽話,但是如果用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本地的官員,又怕這些人聚眾鬧事,到時候壹有什麽不對,便很有可能會反叛。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的史書當中,都屢見不鮮。”
李悠然也是道:“如今,我們的情況就有點像是秦國剛剛統壹完六國,雖說我們已經遷徙走了不少六國的貴族,但是,這並不代表六國就沒有余孽。”
李純然:“這跟官員的治理,也有關系,如果百姓過得好的話,那他們肯定不會跟著別人造反。”
李幼睦:“現在三國還剩下多少人?”
李昂然:“這個要等之後統計完了才能知道,看三國的戶籍資料,根本不準。”
李悠然:“這十年來,打了太多的仗了,是該好好地休養生息壹下了。”
李幼睦:“那剩下的人,我們不殺了嗎?”
李悠然:“沒有借口怎麽殺,而且,越是打得久了,越是厭倦了殺人。”
李治:“那就每個城都派出壹個遼國的官員,去進行監視、聯絡吧。”
李悠然:“還要想個辦法防止他們壹些人再次聯合起來。”
李治:“比如說?”
李悠然:“比如說,像漢朝的分封那樣,要讓他們壹點點分化,變得內部不團結。”
李治:“妳的意思是……以後那些地方就是他們的封地?”
李悠然:“不是這樣,只是,希望能找到壹種方法,離間他們,讓他們彼此都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