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登基
道門法則 by 八寶飯
2019-9-24 20:47
八月二十三日的真師堂議事確定了皇帝登基的最後日期,朝堂上下為此準備了兩個月,各項禮儀都已經安排妥當,但還有壹項規程必須要走完。
八月二十五日,以三位內閣大學士為首,文武百官攜耆老人等上書皇太子勸進,太子回答:“卿等所言,足見憂國之誠,予抱痛方殷,而繼統之事奚忍聞之?所請不允。”那意思,先皇剛走,我這悲傷勁還沒過去呢,妳們的請求沒法答應。
兩天之後,夏言帶頭再次上書勸進,太子還是回答:所請不允。
八月二十七日,真師堂再次議事的當天下午,第三次勸進表章遞入東宮,這回太子的悲傷勁頭終於算是過去了壹些,於是:勉從所請。
諸事皆備,八月三十壹日,卯時初刻,皇城正南,承天門——午門禦道之西,與太廟東西並立的社稷壇中,新皇登基大典開始舉辦。
寰丘正中擺著壹張金椅,面南背北,椅子前放著壹套九龍冕服。太子祭告天地之後,三位內閣大學士並禮部、戶部兩位尚書簇擁過來,給太子除孝服、換袞冕,旁邊還圍著壹圈有資格參加廷議的重臣。
袞冕換畢,五個人抱著皇帝,給他擡上了龍椅。
代表道門出面參加儀典的是下觀方丈、嗣教天師張元吉和文昌觀方丈、道錄司副印趙然,以及文昌觀監院顧騰嘉。道錄司這邊本應由尚未免職的掌道錄司事陳善道出面,但他連山都不下壹步,怎麽可能來?
陳善道不出面,道錄司的排位順序應當是正印靜慧出面,靜慧同樣不耐煩這種繁文縟節的儀典——而且,百官也同樣不希望由壹名坤道出面,為新皇的登基大誥蓋章,因此,靜慧也沒有出席。
張元吉看著新皇被五位大臣抱上龍椅,不屑的冷哼壹聲,低聲道了句:“可笑!”
趙然沒接茬,只是微微欠身,以示回應。
張元吉側過頭來覷著趙然,問:“改制方案出自妳手?”
趙然回答:“晚輩提了些參考建議而已。”
張元吉搖了搖頭,道:“壹看就知,必是出自妳手,至少也是妳的建議為摹本仿照而來,文法上不厭其煩的累贅和重復,架構上層次分明,壹切都是為了避免歧義的產生,這種文體近年來被稱為山間文,不就是妳開創的?”
趙然幹咳了壹嗓子,小聲回道:“天師謬贊了,晚輩不敢當。”
張元吉無語,心說我誇贊妳了嗎?當然此刻不是糾纏於這些旁枝細節的時候,道:“那麽好的壹個計劃,被妳拆得七零八碎,牛頭不對馬嘴,妳不覺得難受麽?”
趙然道:“不如此,真師堂上過不去啊。均衡啊,元吉天師。所謂凡事有利有弊,如此壹來,各機構專司本職,也顯得更加專業和高效了。”
張元吉反駁道:“高效?真能高效麽?那麽多機構相互扯皮,如何高效?”
趙然解釋:“是否高效,也是分事分人的。設若只是壹件小事,這個方案就會高效,壹個章、最多兩個章就可以;否則都整合在壹起,只是辦修行證這麽壹點小事,就要跑斷腿,等個三五十天,蓋上十多二十個章,這當然低效的。”
張元吉道:“可如果要辦大事,那麽多衙門互相推諉,這卻怎麽高效得起來?”
“所以說凡事都是相對的嘛......”
“事已至此,我也不跟妳扯皮,妳去把方案修改壹下,將雞鳴觀納入下觀如何?妳也是十方叢林的人,怎麽能不為十方叢林考慮?這件事做成了,我讓妳兼任雞鳴觀方丈,如何?”
“元吉天師啊,晚輩哪兒有那麽大能耐?晚輩只是提壹些建議而已,是否采納,都是東方天師的意思,元吉天師太過高看晚輩了。”
“周雲芷住在妳莊子上,對不對?宋陽石在這件事上也是投妳的,還有楊雲夢,我聽說妳快和閣皂山結親了!”
“元吉天師,晚輩有個問題,不知當不當問。”
“什麽?”
“如果那麽大壹攤子都歸由元吉天師來掌管,不知雲意大天師會做何感想?”
張元吉不說話了,望著寰丘中正在上演的大戲,臉上陰晴不定。
該祭祀天地了,張元吉上前,給皇帝送上高香,皇帝接過來,拜天拜地。祭拜完畢,百官護駕,壹起前往禦道對面的太廟,向朱家列祖列宗祭告。
太廟於六月毀於大火,朝廷向道門求用了修士的力量,趕在今日之前,好歹將享殿恢復了起來,新皇帝便在享殿中祭告。
同樣是張元吉燃香,皇帝接過來,在顧騰嘉的唱誦中完成儀軌。
祭告完畢之後,大隊再次啟程,這回就要進奉天殿了。
文武百官按班值排好順序,四品以上進殿,七品以上登階,八品以下沿禦道站立。
四名大漢將軍甩動靜鞭,啪啪啪,長鞭聲在奉天殿廣場前回響,鞭聲結束,全場肅穆。
鐘鼓齊鳴,皇帝入殿,向著丹墀下的張元吉、趙然躬身行禮,並和壹旁觀禮的顧騰嘉點頭致意。
張元吉和趙然回禮,司禮監掌印陳洪跟在皇帝身旁,立刻上前壹步,將新皇帝登基大誥呈上。
趙然將準備好了的道錄司印章交給張元吉,張元吉取過來,在上面已由趙然簽名之處摁了下去。張元吉伸手躬請皇帝登階,皇帝上九階,坐於龍椅之上,陳洪展開大誥,向天下宣詔。
詔書宣讀完畢,趙然手決壹掐,大誥升上半空,來到龍匾之前,壹道光芒閃過,新皇帝的名字出現在龍匾之上,位於左列之末,這是皇帝的身份為天道認可的標誌。
天下從明年正月壹日起,改元隆慶。
新皇登基,概例要大封百官,陳洪接著宣讀詔書。他壹邊宣讀,奉天殿上的擴音符陣便將他的聲音傳送出去,奉天殿外滿場皆聞。
首先是內閣,皇帝下詔:晉夏言為中極殿大學士、加少師;晉嚴嵩為建極殿大學士,加少傅;晉徐階為文華殿大學士、加少保;晉甘書同為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晉毛澄為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這是最新的五人內閣,以夏言為首輔。還有壹個空位是東閣大學士,這就要看後面的人有沒有機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