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修真武俠

花旗百老匯,全球歌舞劇表演聖地,最頂尖歌舞天賦的巔峰展現舞臺。
卻在最近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11章、新時代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by 中秋月明

2024-1-20 18:07

  如果在國內,荊小強早就到了可以公開被嘉獎、表彰、接見的地步。
  無論是作為優秀的愛國投資商人,國際超級資本控制人,還是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家。
  每壹樣他都夠格。
  甚至按照慣例他早就應該從滬海到平京,擔任壹些重要職務了。
  但前期靠穆春雷和陸媽媽幫他擋拆,後期是心照不宣的幫他隱形。
  就像傑哥也從未在國內官方有什麽頭銜。
  這樣到了國外荊小強才不會受到意識形態的限制,方便左右逢源。
  迄今從還未登上薪鄉市長小試牛刀的金毛哥,到已經上過臺卻又下野的老貝,再到逐漸穩固地位的紫衫丈母娘。
  荊小強這次算是摸到了頂流的高度。
  對方上臺不到兩年,終於決定大刀闊斧的幹大事,恰好在這個時候借著荊小強和蘇妃瑪索,狠狠收割了壹把全國上下民心。
  看著跟兩位年輕明星談笑風生的統領先生,再不關心ZZ的人也會覺得他還真什麽都懂點,年輕人更會愛屋及烏,他做什麽都覺得應該有點道理。
  蘇妃瑪索帶著母儀天下的派頭,陪荊小強出現在這種場合還真是比誰都合適。
  仿佛她就天生該遊走在這樣的頂級名利場,應對得體又襯托出荊小強的存在。
  旺夫!
  而巴士底歌劇院則瞬間沖上國際第壹流歌劇院地位,哪怕這本來就是當初建設的定位,也具備這個實力跟條件,卻壹直默默無聞,起碼在音樂界、歌劇愛好者之外無人知曉。
  不像林肯中心、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這些達到了出圈的地步。
  荊小強之前也從來沒咋宣傳過自己跟滬海歌劇院的關系,他從出國撈錢開始就刻意淡化自己跟內地的紅色印記,反而更多強調大都會歌劇院的五百萬年薪,NHK給到了壹千萬美元的價碼。
  現在算是全力曝光吧。
  話說法西蘭政府方面肯定也開動了宣傳機器協助,哪怕在五常裏面都是最小的個兒,那也是斷崖領先於世界各國,更別提莫塞婭娘家了。
  國際搖滾巨星,著名青年美聲歌唱家,超級億萬富豪,最有影響力的好萊塢演藝制作人,羅伯特簽約擔任法西蘭新時代旗幟,希望打造成世界歌劇首都中心的巴士底歌劇院藝術總監,全面引領這家被寄予厚望的藝術殿堂能夠在世紀之交砥礪前行……
  話說這家兒吧,之前絕對在全世界都是籍籍無名,業內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在歐洲最講究歷史底蘊的各家歌劇院裏更排不上號,這特麽開張連十年都不到,有什麽資格談古典音樂,談傳承歌劇?
  但這麽壹宣傳,借著法西蘭的官方聲音,連內地磚兒臺都重點播出了,內地觀眾幾乎跟全世界人民壹樣聽到都會下意識的問:“是內個巴士底嗎?”
  真的是,就在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監獄遺址上興建起來的現代化歌劇院。
  然後所有人都會輕而易舉的記住名字,巴士底歌劇院,羅伯特在歐洲落腳的歌劇院,歐洲最大的歌劇院,壹定很了不起吧。
  這絕對是個1+1遠大於3的相互成就。
  法西蘭作為老牌發達國家、藝術浪漫之都,全世界小資向往的地方,和荊小強這樣的名氣交疊起來。
  內地所有觀眾看了都會歡欣鼓舞,原來小強大多數時候不吭聲,是在憋大招呀,這是當之無愧的祖國驕傲了。
  歐美、焦盆以及亞非拉國家現在對他都夠熟悉了,實打實的國際巨星,迅速產生關註度。
  荊小強在鏡頭前面也非常配合,他在這個簡短又高規格的簽約儀式上,彬彬有禮的簽下合約,整個大廳就蕩漾起輕柔的音樂。
  很正常吧,數百上千的媒體記者這時候還以為只是普通儀式的背景樂,唯有音樂界的內行會忍不住眼睛壹亮!
  因為是巴黎愛樂樂團在樂池裏奏響,然後壹片女聲,很遙遠的女聲開始吟唱:
  “黑夜幽谷,歌聲回蕩
  那是壹個民族的歡呼
  翻山越嶺,得見光芒
  人間困苦都嘗遍
  還未泯滅壹線希望
  哪怕是長夜漆黑
  也將升起太陽……”
  杜若蘭引領帶隊的上百模特、演員們在後面舞臺上盡量控制住音量,營造出幽谷回蕩的縹緲歌聲。
  前面全場已經無論是還在看臺上見證簽約儀式的觀眾,還是媒體記者,舞臺上的達官貴人們,全都凝神矚目,有些人已經忍不住開始輕輕無聲的跟著打拍子了。
  天啊,這是什麽?
  是法西蘭人在戲劇文學藝術上視為國寶的《悲慘世界》最終完結曲!
  這首歌後來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妳聽聽人民的聲音!
  荊小強卻故意把這首後來響徹世界的著名電影主題曲歌詞收斂了下,隱去最開始這句擡頭,用上百老匯最熟悉的唱詞版本。
  不然,光是杜若蘭她們唱的這段前奏都會變成:
  “妳聽聽人民的聲音
  發自人憤怒的胸膛
  那是壹個民族的呼喊
  不甘奴役,英勇反抗
  敲擊心靈的震撼
  伴隨戰鼓同被擂響
  去開啟那新生的明天,期待曙光……”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同樣是由法西蘭劇作家,在八十年代寫出來的著名的經典歌劇《悲慘世界》旋律。
  但前者從八十年代末在百老匯已經開始唱響,囊括壹大堆獎項並且被譽為世界第壹不可或缺的音樂劇同時,也極大的助長了法西蘭文化自信心,可以說就是這部劇支撐了八十年代開始興建巴士底歌劇院,希望成為世界歌劇首都野望的開始。
  誰也沒想到,起步即巔峰,後面沒了。
  之後法西蘭除了靠齊達內他們那壹波足球移民沖擊了世界杯,形成不少國際影響力以外,法西蘭更多時候在全球範圍扮演個小醜角色,大國欺負,小國不放在眼裏,全球乳法有無數的段子。
  荊小強知道的那第二個版本,後來在好萊塢音樂電影《悲慘世界》裏,用了同個曲子卻把歌詞改得暴烈許多。
  完全成了紅歌!
  哪像他現在仿佛若無其事的小聲哼著跟上空谷幽蘭的吟唱:“他們將重生獲得自由,
  主的花園裏鮮花綻放
  他們將攜手駕起犁鏵
  把刀劍丟壹旁
  將枷鎖全砸碎
  人人都得獎賞……”
  邊唱還邊在舞臺上踱步,似乎在跟舞臺上的達官貴人們寒暄閑聊,您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在老的音樂歌劇裏,這甚至都不是首單獨的歌曲,是冉阿讓這個男主角劇中去世前後,壹連串向主感恩祈禱的延續。
  把革命、戰鬥和推翻反抗的行為美化成是上帝指引的方向。
  套用內地的話說就是小資產階級那點軟弱性,能看出來問題在哪,可想反抗又怕被草,還扭扭捏捏的希望上層能聽見底層聲音主動改變。
  只想局部的反抗下,震懾上流社會,然後大家談判為主的捏把捏把湊合改變。
  跟曾經的國內革命失敗那段類似。
  所以在內地人的眼光看來,妳們法西蘭雖然貴為革命發源地,可妳們沒有天降神仙帶妳們徹徹底底的翻身,最後只能半推半就的湊合,所以對《悲慘世界》最後的結局有點嗤之以鼻。
  有種說法是法西蘭人現在這個吊樣,就是看透了現實不可能完全革命的茍合,才索性躺平任草追求浪漫算求了。
  但在歐美,這特麽已經是非常革命的上限了,連文學創作都要用主在召喚之類掩飾下。
  所以荊小強在舞臺上唱起這段經典曲目,被視為法西蘭文學瑰寶驕傲的歌詞,真是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動。
  因為整個交響樂團都開始激昂起來,那些空谷幽蘭般的遙遠女聲也越來越高亢,環繞在荊小強逐漸加大的唱腔周圍變成浩浩蕩蕩:
  “誰要加入我們的征程
  堅定的站在我身旁
  跨過硝煙,跨過街壘
  新世界就在前方
  ……”
  齊聲高唱下,這已經是類似於《馬賽曲》的戰歌了!
  符合當今歐美官方允許範圍內的激昂戰歌!
  誰特麽搞革命都會熱血沸騰,誰唱起這種鼓動人心的戰歌都會被影響到。
  更何況這是過去十多年法西蘭在全世界最著名的旋律。
  在法棍就是武器,國旗就是白色的各種乳法調侃沒成為主流的時候,法西蘭還是蠻有血性的。
  雖然他們的血性僅限於在街頭抗爭下,搞搞罷工最多打下巷戰就趕著回家找媽媽了。
  搞小資文藝這套還是很在行的。
  連舞臺上的各位達官貴人都被帶動跟著荊小強節奏鏗鏘的高唱打拍子跟著合唱!
  這個畫面放到各種媒體、照片上肯定炸裂。
  後來內地磚兒臺放這段新聞的時候,硬是把這段法語歌唱加了字幕放在畫面下,讓內地觀眾眼都直了!
  小強妳是把紅旗插到歐洲去了嗎?!
  當然翻譯這種東西嘛,信達雅的標準下變化就很多了。
  在歐美這邊宣傳當然是羅伯特唱起了《悲慘世界》的經典曲目,藝術感染力帶動了全場所有人,包括統領先生在內。
  “聽遠處戰鼓聲聲響
  他們會捧出未來
  且看明日曙光
  明日曙光……”
  非要細究的話,就有點人們常說我軍發起沖鋒時候指揮員往往是跟我上,果軍那邊多半是給我上。
  壹字之差,含義卻謬以千裏。
  這個版本的歌詞有點那種我給革命加油鼓勁,妳們上,我很支持,但我更聽從主的安排,不用打得這麽血呼啦次吧。
  標準的小資產階級、精致的利己主義心態。
  都沒十多年後那個版本:“腐朽將去,自由將來,妳可願抓住機會揭竿而起,拋頭顱灑熱血,把法西蘭大地澆灌,用全新的未來開啟新生的窗……”那種徹底推翻的味道。
  荊小強這兩天提前跟樂團、女團排練這歌的時候,想起後來的版本都忍笑。
  這特麽好萊塢有點蔫兒壞啊。
  壹個勁兒的慫恿巴黎人站起來,去推翻,去揭竿而起,結合二十年後的時代情況,很有點居心不良,哈哈哈。
  但他現在唱這個半點問題都沒有。
  這可是法西蘭官方自己最標榜的藝術瑰寶。
  站在現場的周晴雲真的熱淚滾滾,像母親看到孩子出息的那種驕傲。
  光憑這,荊小強覺得也值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