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國不太平

三江口水

歷史軍事

馮紹光,壹名畢業六年多的普通化工機械工程師,在壹家大型煉油化工企業工作。面對買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9

  與劉長佑壹樣,比他提前兩天趕到聖京的內閣委員、原浙江巡撫羅澤南,這兩天閑來無事,也在聖京城內轉悠。
  其實也不能說是閑來無事,而是特意將大半個聖京城轉了個遍。
  原因無他,也是跟劉長佑壹樣,震驚於聖京的發展。
  羅澤南出任浙江巡撫多年,浙江也素來是富裕之地,他又壹門心思全心治理,將浙江發展得井井有條。尤其是杭州城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從原本的35萬人口,發展到將近60萬,杭州府更是從400萬人口發展到將近500萬,這其中,除了從安徽和浙江其他州府吸引過來的部分人口之外,其余的新出生人口做了極大貢獻,而且,這還不包括上萬的移民虧空。
  壹個地方人丁興旺,自然反映出這個地方的富足:俗話說,飽暖才能思霪欲,短短**年的功夫,壹下新出生那麽多的小人兒,這得多少年輕的夫婦思多少的霪欲才能造就,而能思這麽多的霪欲,得有多飽暖?這很簡單地壹個現象,自然也能反映出此地百姓的富足。
  當然,這不是理學大儒羅澤南的原話,但這個道理總歸是相差不多的。何況,羅澤南如今研究治理政務,鉆研強國富民經營之道,他可不是書呆子,他自然明白,人是根本。隨著人口的增長,會進壹步促進地方各個行業的發展,帶來的稅收自然增多。
  只是他沒想到,這聖京城,竟然有如此多的人。他感覺進入了壹個新的時代,壹切都昭示著,天下迎來壹個重大的變革!
  什麽時候,壹個城市,竟然會有上百萬的人口?就算是人口達到頂峰的北宋汴京、明清北京城,也不過區區百萬人口而已。而這個原本還不是京城的聖京,在短短9年時間,壹下便發展到如今的超過200萬人口。這是什麽概念,別人不清楚,可羅澤南治理浙江可是非常明白,發展城市的難度有多大。當初的滿清王朝北京城駐紮眾多的兵馬造成人口大量聚集,人口近百萬就已經連吃飯生火都成問題,後來借助漕運海運從南方運糧,還有大量使用煤炭,這才解決百萬人的吃飯問題,可就這樣,滿清壹朝還不斷分散北京城的人口,將大量八旗子弟遣散到京郊壹帶,限制北京城內人口。
  而如今,超過200萬人的聖京城,竟然還在不斷地增加人口,這是何等氣概。
  羅澤南看見昨天便已經了解見識了的公交馬車,便饒有興趣地隨意地搭乘了壹輛,沒想到竟然被這新潮的交通工具送到壹處名為大廠區的地方。路邊的人都是行色匆匆,壹問才知道,這裏是聖京城內最為著名的工廠區,原本是秦淮河與長江之間的壹大片灘塗,向來被南京城外的鄉農圍起來成為菜地,如今卻被江寧知府化為了工廠區。
  跟著這二十余人下了馬車,羅澤南便被面前的壹片興旺景象給震驚到了:壹片曠野之中,數十根林立的煙囪紛紛往外吐著滾滾濃煙,而每根巨大的煙囪下面,幾棟大型的廠房座落在那裏,整齊而有序,裏面傳來轟隆隆的蒸汽機轟鳴聲;而遠處的河岸邊上,壹艘艘貨船張帆駛過,還有壹艘巨大的運煤輪船正靠在岸邊,數十名碼頭工人正在喊著號子卸煤,壹片忙碌。
  看著面前的這壹切,羅澤南倒吸壹口涼氣,他不是外行,在出任浙江巡撫的時候,領頭幹了不少廠礦,知道工廠的生產規模從那煙囪冒的濃煙粗大程度和蒸汽機的轟鳴聲大小便可以聽出來,可從這壹排排的工廠廠房和那壹座座的煙囪來看,這裏的每壹座工廠,怕是都有數百人的規模,都不小啊。可偏偏這裏怕是有數十家的工廠,這麽說,單單這壹片原本的灘塗之地、如今的大廠區,便至少有數萬工人在這裏勞作。
  羅澤南隨意拉住壹名看樣子有些老實本分的粗矮漢子問道:“這位兄長請了,學生聽說在這聖京城郊新建了壹座大廠區,原以為只是幾座工廠,不想卻如此之大,似乎很多工廠和工人的樣子?”
  這名粗矮漢子看樣子也很是熱心,起初有些警惕,不過看見羅澤南文質彬彬壹臉斯文的儒生模樣,開口了:“您是聖京城高等學堂的讀書郎吧?是不是搞什麽調查,還要給妳們教師寫什麽報告?”
  羅澤南不想自己壹把年紀了,竟然還被認為是讀書郎,還調查報告,這是雖是新名詞,但羅澤南能聽懂,這是高等學堂內的學生畢業前要經歷的壹道關口之壹,便連連點頭應是。
  那粗矮漢子見羅澤南承認,便沒有警惕之心,變得更加熱情起來:“哎呀,我就說嘛,看您就像有學問的文曲星,果然沒錯。
  您要問這大廠區,可算是問對人了!小的就是這土生土長的本地之人,早在六七年前,這裏還是壹片荒土,因為因為蘆葦過多,開墾不易,沒多少人願意在此耕種。不過在五年前,可能因為距離河邊很近,官府派來的風水師看中這裏有財氣,便將這裏定為興辦工廠的區域,取名大廠區。
  沒多久,便有官府領著的壹些工程隊來此測量規劃,原以為只是蓋兩三家工廠,沒想到這壹合計,便將土地、排水溝、道路、碼頭等等都擊中建設好,直接便蓋了十余家紡織廠,再過半年,又蓋了數家機器廠,還四處招收鄉民做工,開出來的工錢半年便比我們鄉下人壹年種地的收成還要多,於是沒幾年,便成了如今這幅模樣。”
  羅澤南奇怪了,問道:“這麽說,這裏的工廠竟然都是私人的,不是官府的?”
  “好像是私人的居多,官府的工廠也有,不過不在這裏。聽說朝廷和官府建的工廠,在距這裏更上遊的地方,可比這些私人的工廠大多了。單單聖京機器制造總局這壹家,便有工廠數十座,裏面就如同壹座大城壹樣,工人數萬人。還有聖京紡織總廠,單單這壹個便有六個分廠,也是二萬多名工人,規模驚人,不是我們這大廠區的小作坊能比的。
  不過我們這大廠區雖然工廠少,勝在數量多。整個廠區如今有54家工廠,壹共有三萬多名工人靠這裏營生,要養活十七萬子弟家眷呢。”
  羅澤南震驚無比,繼而開始若有所思起來。
  他擡頭看了壹下,這片原本的荒野,如今的大廠區,其實也就方圓十幾二十裏,若是開墾成土田,不過壹兩萬畝地,按照這裏荒土的貧瘠程度,絕對養活不了壹萬口。可如今這廢除荒土,不變成農田,而是改為這些鱗次櫛比、座落有致的工廠,卻不想不但能安排3萬多名工人的就業,還能養活其背後17萬家眷。羅澤南壹下仿佛悟透了什麽!
  這不正是皇帝有次朝會時說的,工業時代和農耕時代的區別,手工生產力和機器的巨大效率差異,土地利用率和人工效率的巨大提升!
  可惜,時候不早了,羅澤南沒有更多的時間慢慢去體會這個大廠區,遊覽這座聖京城,只等他上任內閣委員之後,再慢慢了解了,因為,明天壹早就要入宮覲見陛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