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06章 手眼通天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4

  廟堂上有諺雲:寧欺老,莫欺小!
  “請柱公安。”慎刑司的員外郎明穗,他知道玉柱的厲害,也就格外的敬重了。
  “請總管安。”趙昌也知道玉柱是皇帝駕前的大紅人,絲毫也不敢怠慢。
  此前,玉柱擔任禦前壹等蝦的時候,就認識了趙昌,明穗倒是頭次見面。
  “罷了。”
  玉柱向來是,人敬他壹丈,他敬人壹尺的性子。
  兩個手下表面上都很恭順,玉柱也是壹團和氣,大家壹起和光同塵。
  等玉柱帶人趕到乾西五所的時候,進門就見,老十三已經揪住了老十五的衣服領,舉拳欲打。
  “哈哈,十三爺,我的十三爺啊,您還欠我壹頓酒呢。”玉柱急中生智,壹邊嘴上亂胡扯,壹邊快步湊過去,急忙抱住了老十三的胳膊。
  玉柱是安答,他的面子是肯定要給的,老十三強忍了壹口惡氣,終於沒有出手打人。
  老十三的妃母已薨,老十五的親娘,庶妃王氏,卻壹直有盛寵。
  哪怕老十三再有理,壹旦出手打了老十五,王氏肯定會不依不饒的纏著康熙告狀。
  不用問,以王氏的盛寵,就算是有老四幫腔,最後吃虧的壹定是老十三。
  在這座阿哥所裏,老十五、老十六、老十八,乃是壹母同胞的親兄弟。
  原本沒吱聲的老十八,見玉柱來了,立即歡喜的跑過來,笑著說:“表哥,哪陣風,把您給吹來了?”
  玉柱趕緊紮千行禮,恭敬的說:“卑職玉柱,請十三爺、十五爺、十六爺、十八爺,大安。”
  不同於別的衙門,內務府乃是專門服務於皇族宗親和滿洲親貴的禦用機構,玉柱就不能和在翰林院裏壹樣的拱手行禮了。
  天天要見這些阿哥們,恭敬點,可以少惹很多是非。
  大丈夫,羽翼未豐之前,必須能屈能伸。
  不說旁人了,朱重八形勢吃緊的時候,都差點向蒙元稱了臣呢。
  蹲下身子,是為了跳起更高。
  等朱重八驅逐了韃元,統壹了中原後,誰敢說他得國不正?
  “起吧,好久沒見著妳了,怪想妳的。”老十八越俎代庖的叫了起,多少仗著皇帝格外寵著他的勢。
  阿哥所裏的阿哥們,有壹個算壹個,即使加壹塊兒,都不如老十八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重。
  皇子阿哥們鬧事,只有皇帝才有裁決權,玉柱這個內務府總管,就只能和稀泥。
  “十八爺,您不是說過,要和哥哥們壹起去釣魚麽?”玉柱沖著老十八使了個眼色,老十八瞬間秒懂,心領神會的說,“是啊,十五哥,十六哥,走,咱們釣魚去。”
  老十五被揪住了衣領,覺得吃虧了,氣不順,不肯走,卻被老十八硬拉著走了。
  臨走的時候,老十六深深的瞥了眼玉柱,卻啥也沒說,跟著老十八走了。
  玉柱那可是大明白,老十六藏得很深,這小子呀,妥妥的四爺黨。
  見玉柱三言兩語的就哄走了阿哥們,明穗和趙昌,也都不是呆瓜,悄悄的退了下去。
  沒有外人的時候,玉柱這才拉著老十三的手,去了他的家裏。
  阿哥所裏,所有阿哥的院子,都是南北朝向的三進院,老十三也不例外。
  進院之後,老十三不肯進屋,坐到了院中的石桌旁。
  玉柱也知道老十三受了委屈,但是,康熙偏了心,如之奈何?
  “十三爺,我知道您心裏不痛快,也就不說那些虛話了。如今這眼目下,您越是鬧騰,受辱的那宮女,命運也就越悲慘。”玉柱和老十三的交情不同,也敢把話挑明了說。
  自古以來,都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老十三把事兒鬧大之後,他和老十五頂多也就是罰點銀子,不許出宮而已。
  問題是,老十三的那個宮女,很可能是個悲劇的下場。
  “唉,我妃母薨逝了呀。”老十三長嘆了口氣,話裏話外,透出淒涼之感。
  老十三沒把話說白,玉柱卻品得出其中的韻味。
  唉,沒娘的孩子,親爹也變成後爹了!
  玉柱知道老十三苦悶了,就命人去禦膳房,叫來壹桌子席面,他陪著老十三,邊喝邊聊。
  西寧的苦寒,青海的雪山和沙漠,準噶爾人的膘悍,從玉柱的嘴裏娓娓道來,格外的有意思。
  飲了三壇酒後,老十三扔下手裏的酒杯,起身長揖,誠懇的說:“拜托了,有勞賢弟妳,幫我照應著她,別叫她丟了性命。”
  玉柱趕緊起身,閃到壹旁,還禮道:“十三爺,我壹定盡全力周全。”
  宮裏的事兒,除了康熙之外,誰敢拍著胸脯,打包票?
  老十三本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壹聽就懂,玉柱能把話說得這麽的瓷實,肯定會出死力相助。
  宮裏的事,想勾兌好,說難也難,說不難,其實也不難。
  玉柱想息事寧人,不想把事情鬧大,多的是手段可用。
  如今,宮裏權攝六宮的是景仁宮貴主兒,也就是玉柱的嫡親姑爸爸,小佟貴妃。
  玉柱派人去找來景仁宮裏的首領太監小得子,讓他給貴主兒遞話兒,透出了放人出宮的意思。
  和貴主兒通了氣之後,玉柱故意拖了幾天,趁圓明園修園子的工程大有進展,康熙的心情甚好之時,順勢稟了放宮女出宮之事。
  原本就是夾不上筷子的事兒,康熙也是混不在意的,也就允了玉柱。
  玉柱辦事異常利索,當天就領了旨意,把那宮女送到了景仁宮裏,先待三個月。
  要待三個月,是擔心那宮女有了身孕,把皇家血脈帶去了民間。
  玉柱這麽做,可謂是滴水不漏,永無後患。
  在宮裏當差,不管辦啥事兒,都必須提前想好退路。不然的話,天知道,哪天會捅出大亂子來?
  好家夥,玉柱辦成了這事之後,整個內務府裏大小官員們,原本都只是怕他,現在卻也多有敬意了。
  內務府裏,誰不知道,凡是被皇子阿哥欺負過又拋棄了的宮女們,結局都是去了五道口?
  皇家之醜,必須要遮掩啊!
  玉柱這壹出手,立時改變了舊例,手眼可謂是通天矣!
  這麽壹來,原本不屬於馬武和赫奕這兩派的內務府官員們,也就紛紛向玉柱靠攏了。
  整好,內務府的三個總管,分成了三派,互相牽制著,彼此掣肘著,康熙很滿意。
  半個月後,平郡王府向宮裏報了喪,老平郡王訥爾福的繼福晉瓜爾佳氏薨了。
  現任平郡王訥爾蘇的生母,完顏氏很早就薨了,瓜爾佳氏是他的繼母。
  不管怎麽說,平郡王府是鐵帽子的郡王府,朝廷必須讓喪事辦得體面。
  於是,康熙當天就下了旨,著皇十二子、貝子胤祹及玉柱,經理喪事。
  好嘛,職業吃席的老十二,和玉柱頭壹次湊到了壹塊兒。
  老十二和玉柱,都是頭壹次處置喪事,這就必須坐到壹起,商量著辦理的章程了。
  “我說玉大總管啊,這事可有點棘手啊,汗阿瑪,只賞了壹千兩銀子,喪事,不好辦呀。”老十二很有些頭疼的望著玉柱。
  玉柱在內務府裏,淵源甚深。既有老丈人常德的暗中提點,又有營造司郎中巴奇納的從旁協助,還有倒向他的這壹派人。
  實際上,玉柱早就心裏有了底。
  這事兒,歸掌禮司管轄,把郎中叫來壹問,也就是了。
  掌禮司的上上下下,早就摩拳擦掌的等著上頭叫他們去參會了。
  郎中德馨很快就來了,給老十二和玉柱行了禮後,他馬上就說:“十二爺,柱公,要馬上開條子,從廣儲司的內庫,取白布,然後,您二位最好是換素凈壹些衣物,忌花花綠綠的顏色……”
  玉柱和老十二對了個眼色,老十二便當面吩咐德馨:“很好,既然妳這麽懂事,禮儀上的事,就都交給妳去辦了。”
  大帽子扣到了德馨的頭上,若是禮儀出了差錯,就是現成的替罪羊。
  誰料,德馨不僅沒叫苦,反而大包大攬的了下來,他滿是自信的說:“十二爺,您就放心吧,奴才辦理這類喪事,已有二十幾年了呀。”
  老十二也是精明過人的家夥,他壹聽就明白了,其中肯定藏有大大的油水。
  喪事不能久拖,老十二和玉柱,明知道德馨想發財,也只能睜壹眼閉壹眼了。
  大體列了個章程之後,又參照了老順承郡王福晉的喪儀規矩,暫時定了下來。
  本朝格外優遇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老十二和玉柱,都本著禮多人不怪的原則,主動摘了頂子上的紅纓,腰間系著壹條白帶。
  也是,上門吊喪,妳穿得鮮艷異常的去了,肯定會惹來喪家的白眼和閑話。
  玉柱跟著老十二,到了平郡王府的胡同口時。只見,整個胡同裏,滿眼都是白色,白幡,白衣,壹眼望不到頭。
  老十二是正欽差,玉柱是副欽差。
  等老十二當眾宣了旨意後,大清版的治喪委員會,正式成形。
  話事的是老十二和玉柱,披麻戴孝的訥爾蘇,反而成了執行者。
  玉柱陪著老十二,坐鎮於正房,隨時隨地準備拍板。
  文德納則提筆在手,把老十二和玉柱做出的每壹個決策,都壹壹記錄在了案。
  喪事和喜事,都很容易被人挑刺挑理。決策過程都記錄清楚了,萬壹鬧出了事,倒查起來,也就異常之方便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