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84章 票擬大權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5

  在諸多大學士之中,唯獨中和殿大學士,掌握了內閣的票擬之權。
  所以,康熙二十年,等圖海死後,老皇帝將中和殿大學士收進了囊中,不授予任何人。
  不過,老皇帝畢竟年事已高,確實需要玉柱幫著處理各種折子。
  但是,中和殿大學士,作為正兒八經的滿洲首相,總不可能整天待在清溪書屋的值廬裏吧?
  六十七歲的老皇帝,因為中過風,右手已經無法批折,他確實是力不從心了。
  無奈之下,老皇帝被迫將早就收回的相權,讓渡了無關大局的壹部分給玉柱。
  既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怎麽可能呢?
  於是,正六品及以下的官員任免之權,順理成章的落到了玉柱的手心裏。
  之所以,卡到了正六品這壹層次。說白了,各部院的郎中和員外郎,恰好是正、從五品。
  這些人,別看品級不高,官職不顯,卻是各部院衙門中,真正掌握實權的群體。
  歷史上的西太後,在撤簾歸政之前,只給光緒帝提了壹個要求:二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必須提交頤和園過目。
  實話說,西太後給光緒的實權,已經非常之大了。
  只要光緒帝稍微有點腦子,小站新軍的中層軍官裏邊,除了著名的“反骨仔”段祺瑞之外,王士珍、馮國璋、曹錕和張勛等人,完全可以籠絡進手心裏。
  六品以下的官員裏邊,玉柱最看重的,其實是宛平知縣。
  大興縣和宛平縣,都是附廓京城的京縣,其知縣均為正六品。
  別看這兩個知縣的品級不高,實權卻大得驚人。
  尤其是宛平知縣,其所轄區域,包括現代的豐臺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海澱區和石景山區。
  老皇帝常待的暢春園,就位於宛平縣的轄境內。
  縣衙裏的差役們,有義務確保暢春園附近的良好治安環境。
  嘿嘿,在宛平縣衙的差役裏邊,安插幾個眼線,這就完全不敏感了呀。
  滿朝皆黨羽,有個球用?還不如關鍵性的位置上,站著自己人呢。
  有文德納的幫忙,玉柱處理公務得心應手,既快且好。
  申時四刻,玉柱緩緩的起身,擡腿朝內閣公署的外面走去。
  照朝廷的規矩,宗室諸王貝勒須由西華門出入,百官臣僚應由東華門進出。
  玉柱既是奉恩鎮國公,又是內閣首相,他當然可以隨心所欲的就近選擇了。
  當玉柱出現在東華門時,門前的官員,全都驚得目瞪口呆。
  自清軍入關以來,申時以內就下值的首相,也就是玉柱了!
  “請中堂安。”
  “拜見中堂。”
  官員們紛紛垂首哈腰,退至東華門的兩側道旁,禮讓玉柱先行。
  玉柱邁著四方步,泰然自若的走到馬車旁。
  早有佟家的仆人搬來了長條凳,就擱在車轅的旁邊。
  在兩個太監秦定和嚴林的攙扶下,玉柱登上了馬車,鉆入了車廂內。
  直到玉柱的馬車緩緩啟動,原本退避三舍的官員們,這才長松了口氣,該幹嘛,接著幹嘛。
  官大壹級壓死人,更何況是中和殿大學士乎?
  馬車離開了禦街後,大管事胡彪快步跟在車廂外邊,小聲稟道:“爺,您今兒個進宮前,曾經吩咐過小的,晌午以後,要去靖逆侯府赴宴。”
  胡彪不提醒,玉柱還真忘了。
  所謂靖逆侯府赴宴,實際上,是去替靖逆侯府的劉氏,撐壹撐場子。
  沒辦法,上壹回,劉氏使出渾身的解數,在榻上把玉柱伺候舒坦了。
  只要女人服了軟,不敢再鬧騰了,男人總有心軟的時候。
  要不怎麽說,任爾百煉精鋼,亦須化作繞指柔呢?
  劉氏纏得死緊,玉柱腦子壹熱,順嘴答應了她的請求。
  原因嘛,其實並不復雜。
  靖逆侯府,經過了數代的傳承,就和紅樓夢裏的榮國府壹般,看似家大業大,富貴逼人。實際上,早就是外強中幹、入不敷出的花架子了。
  玉柱塞的銀票,好說歹說,劉氏硬是不肯接。
  不管怎麽說,單就這份硬氣的態度,就足以令人高看壹眼了。
  劉氏想自己賺錢,開壹座銀樓。
  眾所周知,開銀樓這種買賣,主要是賺達官貴人們的銀子。
  若是玉柱在靖逆侯府露了面,哪怕他不說半個字,劉氏的銀樓,也肯定是生意興隆,日進鬥金。
  玉柱本性好色,尤喜他人之婦的壞毛病,連老皇帝都裝聾作啞,誰還敢多嘴多舌?
  只是,天公不作美,玉柱的馬車,剛剛駛出崇文門,就被禦前副總管劉進忠騎馬追上了。
  “傳皇上口諭,著玉柱暢春園見駕。”
  唉,人算不如天算,老皇帝早就料到了玉柱會提前下值,特意安排了劉進忠來叫他過去。
  玉柱無奈之下,只得扭頭吩咐二管事劉武:“去崇文門監督衙門,請我義兄代為出面。”
  “嗻。”劉武哈腰答應了,轉身去找孫承運了。
  京城的頂級權貴圈子裏,誰不知道,孫承運就是玉柱的影子啊?
  滿京城打聽打聽,只要舍得砸銀子,還有孫承運辦不成的事兒?
  實際上,這這種傳言,純屬流言,完全沒有事實依據。
  主要是,孫承運收大錢之前,壹律要先問玉柱的意思。
  等玉柱點了頭,孫承運再收錢辦事。
  只要孫承運收了錢的難事,都被辦成了。時間壹長,這信譽也就不是牛二,而是牛大了。
  小道消息嘛,各取所需的添油加醋,在所難免。
  壹傳十,十傳百,演繹至今,倒把孫承運的地位,捧起老高。
  老皇帝的耳目極其靈通,他自然知道這些傳言了。
  實話說,重臣貪財啊,好色啊,胡作非為啊,老皇帝不僅不在意,反而會樂觀其成。
  想當年,沒有老皇帝的縱容,隆科多又怎麽敢從嶽父的懷裏,搶走李四兒呢?
  啥時候,玉柱被傳成萬家生佛,嗯哼,就該掉腦袋了!
  玉柱趕到清溪書屋的時候,老皇帝的腳下,攤開了巨幅的西北軍事輿圖。
  輿圖這玩意,在大清朝屬於是絕密核心的最高機密。
  沒有老皇帝的批準,擅自調取軍事輿圖,就是死罪。
  “玉柱,羅剎國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老皇帝陰著壹張老麻臉,宣布了不好的消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