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20章 重用田文鏡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5

  “內閣侍讀學士,臣田文鏡,恭請聖安。”
  “罷了。”
  “謝皇上。”
  “來人,賜座。”
  “是。”乾清宮總管嚴林趕緊替田文鏡搬來壹把錦凳。
  田文鏡,監生出身,已經年過花甲,也只是個從四品的內閣侍讀學士罷了。
  誰曾想,新君登基後不到十天,就單獨召見了田文鏡,還賜了座。
  田文鏡感動的熱淚盈眶,哽噎道:“蒙皇上天恩,臣銘感五內,恨不結草銜環……”說了壹大堆感恩的話。
  玉柱不動聲色的望著田文鏡,他心裏比誰都清楚,田文鏡就是個酷吏。
  老皇帝不喜歡酷吏,所以,壹直未曾重用田文鏡。
  現在嘛,玉柱要在江南推行四項改革措施,即士紳壹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養廉銀和火耗歸公。
  李家坡也是家天下,但是,李家坡的高薪養廉也很成功。
  在李家坡,幾十年才可能見著壹個貪汙受賄的官員,玉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抑光吶,朕剛登基,正欲銳意改革,刷新吏治和經濟,不知道汝可願助朕壹臂之力?”玉柱太忙了,也懶得兜圈子說廢話了。
  反正吧,田文鏡敢豁出命去搞改革,玉柱馬上就會提拔重用他。
  若是他想耍滑頭,那就對不起了,哪裏來的還回那裏去。
  “臣願肝腦塗地,竭盡所能的報效皇恩。”田文鏡也不傻,好運氣稍縱即逝,如果不抓住了,才是天字第壹號的大傻瓜呢。
  “那好,妳就去蘇州,署理江蘇布政使,務必把江蘇的經濟,徹底的整理清楚了。”玉柱毫不含糊的提拔重用了田文鏡。
  田文鏡憋屈了大半生,好不容易獲得了新君的賞識,心裏的感動情緒,瞬間噴湧而出。
  “回皇上,臣不怕刀山火海和千刀萬剮。哪怕是石頭縫裏,臣也必定會榨出油來。”田文鏡的話,說的異常之粗鄙。
  但是,玉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臣……嗚嗚嗚……”田文鏡眼看快要致仕了,竟然煥發了政治的第二春,居然在禦前失態的伏地大哭。
  玉柱要用田文鏡這個酷吏做個表率,自然是不會虧待了他。
  只見,玉柱走下了禦座,親手拿著大帕子,替田文鏡抹了壹把眼淚。
  田文鏡當場就喜懵了,大張著嘴巴,完全不知所措。
  玉柱索性好事做到底,幹脆幫田文鏡擦拭幹凈了老臉。
  “哭什麽?朕就喜歡妳這樣辦事認真的老臣。此去江蘇,放手去做吧,遇見任何麻煩事兒,都可密折專遞於乾清宮。”玉柱不怕田文鏡得罪人,就怕他膽怯了,不敢對江南的士紳下狠手。
  有了玉柱的撐腰,田文鏡本就是冷酷無情的性子,他現在真的是,啥都不怕了!
  臨別之際,玉柱鄭重其事的說:“妳放心,朕必不會讓妳沒有好結果。”
  “是。”田文鏡虛度了幾十年的光陰,壹朝獲得了放手施展抱負的機會,答得格外的響亮,就連站在殿門口的侍衛們,都覺得耳麻了。
  等田文鏡走後,另壹個老熟人進來了。
  “戶部郎中,臣李衛,恭請聖安!”
  “又玠啊,來,坐到這裏來。”玉柱指著炕上方桌的對面,親熱的招呼李衛坐過去。
  歷史上真實的李衛,徐州銅山人氏,家有良田千頃,所以,有錢捐了個遇缺即補的員外郎。
  要知道,在前清,捐納出身的官員,壹般都要等很久,掏足了銀子,才有可能補上實缺。
  李衛的家裏,有的是銀子,居然在捐官的壹個月內,就當上了實任的兵部員外郎。
  不到兩年,李衛又因功績,被上司推薦成了戶部郎中,並獲得了老四的賞識。
  這就創造了捐班裏的奇跡了!
  老四成了叛逆之後,李衛本以為,大禍臨頭了。
  可是,玉柱壹直沒有清算李衛黨附老四的大罪。
  李衛雖然不是進士出身,卻也讀過不少書。只是,他這人大智若愚,很多時候故意裝文盲罷了。
  既然玉柱叫他坐到對面,李衛也沒猶豫,當即就坐到了皇帝的對面。
  “又玠啊,過去的事情,全都壹筆勾消了,咱們重新來過。”玉柱含笑寬恕了李衛的附逆之罪。
  如果是壹般人,肯定跪下謝恩了。
  可是,李衛不是壹般人,他沈吟片刻,小聲說:“皇上讓臣幹啥,臣就幹啥。”
  這話粗鄙之極,但是,玉柱就愛聽這種不浮誇的大實話。
  寬恕了重罪,總要有壹些拿得出手的立功表現吧?
  李衛是個大明白人。
  玉柱板著臉說:“兩淮的鹽政,越來越敗壞了。前清的康熙初年,每年尚可上繳壹千多萬兩銀子。可是,去年戶部才收上來七百萬兩銀子,是時候查壹查了。”
  李衛秒懂了,敢情還真用得著他。
  於是,李衛毫不遲疑的說:“皇上若用臣,臣敢拿全家的腦袋擔保,壹定把兩淮的鹽務查個底朝天。”
  玉柱的心裏滿意極了,和聰明人說話,就是敞亮啊!
  “那好,妳就去浙江,署理浙江巡撫兼兩浙鹽運使,替朕好好的整頓鹽務。”
  只要說起鹽務,玉柱就來氣。
  鹽務歸朝廷壟斷經營,但是,朝廷收到的銀子,每況愈下,鹽官和鹽商們卻越來越富裕了。
  以前,這些都是老皇帝的錢,玉柱懶得去管。
  現在,整個天下都是玉柱的了,他自然要狠殺壹批鹽耗子,抄了他們的家,閹了他們的小崽,賣了他們的妻妾。
  實際上,只要是官辦壟斷性質的行當,都成了碩鼠們的後花園。
  基本上,官辦壟斷的行當,往往是祖傳子,子傳孫,孫又傳孫,源源不斷的損公肥私,無窮盡也!
  壹個肥差傳五代,非常之普遍!
  朱元璋的反腐,看著很解氣,實際上,完全不可持續。
  因為,大清官海瑞,不貪不占,卻連肉都吃不起。
  海瑞只壹個,全國的官員們,少說也有三萬人。
  所以說,養廉銀,必不可少。
  當然了,官員們的開銷大,也和出行的大排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個是客觀現實,必須承認。
  養四到八個轎夫,養馬,養車夫,養儀仗隊,這些都要花不少錢的。
  讓不想貪的人,有能力不貪,這個才是反腐的重點!
  不敢貪,不能貪,不願貪,貪了必被捉,這個不能心急,只能慢慢的來!
  李衛的身上,有股子光棍的痞氣。
  玉柱留他壹起用午膳,他居然毫不客氣的連吃了三大碗米飯,還把菜吃了大半。
  和前清的皇帝不同,玉柱的日常膳食其實非常簡單,頂多八菜壹湯,壹般都是六菜壹湯。
  透過李衛粗鄙的舉止,玉柱看到了,李衛真實想表達的意圖。
  既然玉柱既往不咎,那李衛也就豁出去了,真敢不顧身性命的擋人財路。
  自古以來,販賣私鹽,都必然和精良的武器,以及眾多的黨羽,緊密掛勾。
  沒有厲害的暴力,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販運私鹽呢?
  別忘了,大鹽梟黃巢,那可是,鹽販子裏的戰鬥機啊!
  李衛走後,鄂爾泰進來了。
  鄂爾泰,姓西林覺羅氏,字毅庵,鑲藍旗滿洲,前國子監祭酒鄂拜之子。
  玉柱用人,和常校長的只用浙江人,完全不同。
  只要妳有才華,玉柱就敢用妳,不管妳是旗人,還是漢人。
  磚制皇權為啥最終都敗於共和制了?
  根子問題,就是皇權磚制之下,即使有英主,更多的是庸主。
  庸主當國,必然重用無能之輩,形成逆向淘汰的惡性循環。
  掌權的都是庸才,時間壹長,國將不國。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歷史上的道光帝。
  道光帝自己沒本事治國,卻又害怕大臣們瞧不起他,總是摳奏折裏的字眼,故意大作文章,顯得格外的小家子氣。
  玉柱兩戰滅兩國之後,西域地區和雪域地區的改土歸流,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明朝打蒙古,打下來了,卻占不住,等於是白白的消耗國力。
  玉柱對西域的基本國策,主要就是移民實邊,半兵半農的屯墾,真正做到自給自足。
  當然了,玉柱生的晚,肯定比朱重八有遠見。
  朱重八建立軍戶屯墾制度的時候,完全疏忽了,軍戶人口持續增多,而土地就那麽多的現實。
  怎麽辦呢?
  玉柱肯定有辦法了。
  若想安置在西域的綠營兵們,安心鎮戍邊疆,肯定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嘛。
  除了永久性的免稅之外,西域移民家裏多余的人口,均由朝廷出面,負責安排差事。
  具體的差事嘛,就多種多樣了。
  比如說,派駐殖民地的警察,治安官,分給殖民地的土地,等等。
  前明的軍戶和藩王宗室,前清的八旗余丁閑漢,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時間壹長,就積重難返了。
  玉柱就不同了,廣闊的亞洲和大洋洲的各大殖民地,正值最後的占領窗口期。
  到處都需要人才,去占地盤啊!
  想想看,菲律賓群島、爪哇群島、澳大利亞的超級大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多麽廣闊的地盤啊?
  不怕人多,就怕不敢出去闖蕩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