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1章 我要和妳決鬥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4:59

 孫策沒有食言,第二天就向孫堅進言,派孫輔去接應韓當、程普,他空出來的位置則由周瑜接任。
  孫堅有些意外,但壹點反對的意思也沒有。周瑜的家世不用說,壹天接觸下來,周瑜表現出來的能力絕非孫輔可比,由他來參贊軍機比孫輔強多了。
  對孫策來說,安排周瑜在孫堅身邊,基本可以確保孫堅不會落單,而周瑜也可以趁機熟悉軍事,早點成長為獨當壹面的大將。再聰明的人也要有學習實踐的機會,大將不是讀兩本兵書就能煉成的。諸葛亮是三國傑出的軍事家,但他大放異彩卻是在三國中後期,而且是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如果劉備能夠早點讓他統兵作戰,三國也許是另外壹個局面。
  不動聲色地置換了孫堅身邊的人,孫策主動請纓,陪孫輔壹起去接應韓當、程普。孫輔能力有限,很難獨當壹面,做具體事卻沒什麽問題,和他正好互補。更重要的是他選中的接應地點是魚梁洲,魚梁洲上住著襄陽有名的隱士龐德公,要與這樣的名士打交道,除了周瑜,也只有他合適了。
  孫堅非常滿意,挑選了壹百義從交給祖茂,由他負責孫策的安全。這些義從全是淮泗遊俠和吳越劍客,算是孫堅麾下最精銳的步卒,也是他這麽多年積累的實力。這個祖茂也不簡單,他就是三國演義裏為掩護孫堅逃跑,被華雄壹刀砍死的那個人。不過現實歷史中,他不僅沒有死,而且活得好好的,是孫堅的心腹之壹,與韓當壹起統領孫堅的義從。
  能以身代死,祖茂的忠心毋庸置疑。有這樣的勇士保護,孫策的安全就有了基本保證。就算遇到危險,也有逃脫的機會。
  孫策帶著孫輔和兩千士卒,辭別了孫堅和周瑜,離開了大營。
  沿淯水南下,不到五裏就是淯水註入沔水的宛口。宛口處有三個小沙洲,小沙洲向南,河道變得平坦,水流也變緩,長年累月的沈積形成了壹個大沙洲,這就是魚梁洲。魚梁洲北部渾圓,南部尖細,像魚背,故名魚梁洲。南北有十余裏,東西有五六裏,西面正對襄陽城。不過襄陽城離沔水西岸還有十來裏,劉表的防護重心在襄陽城和沔水北的樊城,東側防線僅在沔水西岸,並沒有在魚梁洲上部署人馬。
  雖然沔水還沒有淺到涉水可渡,但孫策也沒遇到什麽麻煩。孫輔安排人紮了十幾個木排,很輕松地就將兩千多人運上了魚梁洲。他們也沒有掩飾自己的意思,壹登洲,孫輔就帶人在洲西紮營立陣,所以沔水西岸的襄陽軍很快註意到了他們的出現,立刻匯報給了劉表。
  劉表會有什麽反應,孫策不在乎。上了洲,他就直接去了龐德公家。
  龐德公家並不大,只是壹個普通小宅院,前後兩進,左右三間,周圍全是桑樹。正值秋末冬初,桑樹葉子已經落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孫策來到門前時,大門敞開,卻沒人。孫策敲了半天門,出門迎接的是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
  龐山民大約二十出頭,看起來比較文弱,但傲氣卻壹點也不弱。他上下打量了孫策壹眼,又看看孫策身後祖茂率領的義從,不經意的皺了皺眉。
  “將軍是……”
  “江東孫策。”孫策微微壹笑。“家父就是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孫堅孫文臺,龐君應該聽說過。”
  龐山民哼了壹聲:“殺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咨的那位孫將軍?”
  “放肆!”祖茂大怒,厲聲喝道,唰的壹下拔出了半截長刀。
  龐山民無動於衷,如泥胎木偶。孫策擺擺手,示意祖茂收刀。他早就估計到這種情況。孫堅幹的那些事看起來爽,影響卻很不好。奪兵就奪兵,動轍殺人就沒意思了。世家名士之間同聲相求,又喜歡發表意見,很容易形成不好的輿論。是不是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重要的是陣營。
  “沒錯,家父不僅殺過荊州刺史王睿,還殺過南陽太守張咨,龐君聽到的並不是謊言,只是不全面而已。”
  “是嗎,不知孫將軍還有哪些英雄事跡?”
  “家父擊退逆賊董卓的西涼軍,收復洛陽,妳知道嗎?”
  龐山民眉毛壹挑,啞口無言。
  “家父清理邙山諸陵,掩埋諸帝被發掘的遺骨,妳知道嗎?”
  龐山民露出幾分尷尬,不知如何回答。
  “家父掃除大漢宗廟,祀以太牢,妳知道嗎?”
  龐山民被孫策接二連三的反問激起了怒氣,反駁道:“孫君言之嘵嘵,為令尊揚名,可是山民鄉裏村夫,見識有限,不知孫君所言真偽,也沒興趣和孫君討論令尊的偉業。孫君請回吧。”說著,退回門檻內,伸手就要關門。
  孫策早有準備,搶先壹步,伸手按住門上。他的力氣豈是龐山民能比的,壹只手輕輕松松的按住,龐山民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沒能關上門,氣得臉色發青,大聲喝道:“孫君,妳這是訪客之道嗎?”
  孫策嘿嘿壹笑。“妳道聽途說,對我父親不敬,我辯解幾句,妳理屈辭窮就要閉門謝客,這是待客之道嗎?再說了,我又不是來拜訪妳的,妳著個什麽急?俗話說得好,辱人父母,便是仇敵,妳說我父親的不是,我現在就算是殺了妳,也沒人能說我什麽,對吧?”
  龐山民臉色大變,盯著孫策看了又看。“孫君兵精將勇,武藝高強,要殺便殺,何必找這麽多理由?”
  “家父殺人,只問是非,不作口舌之爭。我略有不同,我殺人,就喜歡殺個心服口服。”孫策緩緩拔出腰間長刀,伸手壹指,用刀尖挑出祖茂腰間長刀,遞到龐山民面前。“妳對家父不敬,我要與妳決鬥。妳,敢應戰嗎?”
  龐山民懵了,瞪著孫策,嘴嚅了幾次,分明想罵人,卻不知道該罵什麽。
  決鬥?妳想殺人就殺,找什麽借口,裝什麽正人君子啊。
  孫策背後的祖茂卻暗自挑了挑大拇指。僅說這壹點,少將軍就比將軍強,殺人都殺得名正言順,無話可說。為父復仇,春秋大義啊,何況還是正大光明的挑戰。別說這傻書生,就算是大儒鄭玄來,也只能說個服字。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