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檔

庚不讓

歷史軍事

在800萬人口的松江市,跟邊學道幹壹樣工作的不超過80人。
邊學道是松江日報的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66章 狡兔三窟

俗人回檔 by 庚不讓

2019-2-1 20:47

  邊學道就是這樣的性子,壹樣產品大體符合他的七成預期,他就懶得再去尋找、對比同類產品了。
  說穿了,他不是壹個完美主義者。
  所以,跟著售樓小姐看了金河天邑B座48層的兩個戶型後,邊學道當即決定購買。出門前圈定的另外三個樓盤,他已經不準備去了。
  邊學道壹買就買了三套。
  其中兩套在2單元,壹套A在48層,壹套B在47層,A和B是上下樓。
  另外壹套C在3單元,同樣在48層,C和A中間隔了壹道墻。
  邊學道的想法是,拿到房鑰匙後,找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施工隊,在A和C中間的墻上開壹個暗門,在A和B之間用梯子搭壹個隱蔽通道。
  總而言之,假設有人尾隨邊學道,看著他進了2單元48層的A室,下壹分鐘,邊學道可能出現在3單元的C室,或者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47層的B室。
  暗門,可以理解為有錢任性。
  也可以理解為——狡兔三窟。
  ……
  真正覺得邊學道任性的人是孟茵雲。
  祝植淳跟孟茵雲說了邊學道的影視傳媒公司,孟茵雲第壹反應是邊學道跨界跨得異想天開。
  壹個IT公司、壹個地產公司、壹個運動健身企業,居然壹拍腦門兒就要弄影視娛樂,開什麽玩笑?
  要知道,影視傳媒,不僅吃資金,還吃關系吃人脈。編劇、導演、演員、過審、院線、評獎……沒關系,哪個環節都能讓人筋疲力盡。
  還有,影視娛樂公司吃人力積累,無論拼事業線、拼臉皮、拼緋聞、拼頭條還是拼什麽,這都是壹個專業性比較強的領域,沒有相當的人力積累,很難玩得轉。
  前陣子,孟茵雲跟邊學道通過壹次電話,電話裏兩人沒有深談,不過邊學道充分表露了他進軍影視娛樂的決心。
  待手邊的事情少了壹點,孟茵雲飛到松江,她想當面跟邊學道談談。
  孟茵雲之所以如此看重邊學道的事,因為她和祝植淳的婚事基本定了,等祝植淳守孝期滿壹年,順便等祝家穩定穩定,兩人就結婚。
  正是鑒於自己跟祝植淳的關系,再鑒於邊學道和祝植淳的關系,邊學道和祝海山的關系,孟茵雲才動身跑了壹趟松江。
  結果,先是在邊學道辦公室裏,兩人談了半個下午,孟茵雲的態度松動了。隨後,找了個餐廳吃飯,在餐桌上,孟茵雲被邊學道的影視綜藝計劃說服了。
  當然,最讓孟茵雲意外的是,邊學道居然接到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邀請,馬上要去參加戛納電影節。
  對於有誌進軍影視娛樂市場的邊學道來說,這確實是壹次非常難得、非常好的機會,因為國內最吃的就是“出口轉內銷”那壹套。
  而且如果能在電影節上交下壹些人脈,甚至找到戰略合作者,拿著國外的合約回到國內,再辦事就容易得多。
  別的不說,如果真像邊學道說的,在國外投資電影,爭取到了需要華人出演的角色,這個角色,就能為有道影視傳媒公司吸引來相當多的關註。
  喝著咖啡,孟茵雲問邊學道:“怎麽想到做影視娛樂的?”
  邊學道說:“發現別人想要的東西,那就是商機。”
  “商機?”孟茵雲笑著說:“影視娛樂是壹片紅得不能再紅的紅海了,不僅要跟國內的同行競爭,還要跟國外的電影劇集搶蛋糕。”
  邊學道說:“視野要寬闊,行動要實際,理想要有。”
  孟茵雲仿佛聽見了什麽有趣的事情,她笑著問:“理想?妳開公司難道不是為了賺錢?”
  邊學道攤開手說:“理想和賺錢不沖突。”
  孟茵雲撩了壹下頭發:“願聞其詳。”
  邊學道說:“我剛才說的商機,其實不分紅海藍海,這個商機的秘訣是——快樂。”
  接下來,邊學道開始照搬傅采寧跟他說過的“快樂產業”概念,將影視綜藝娛樂跟“制造快樂”捏在壹起,他最後總結:“我堅信,只要我們能創造性地挖掘出壹個優秀的娛樂模式,模式的生命力和品牌成長性會是十分驚人的。”
  這個時候,邊學道已經開始給孟茵雲打預防針,跟她灌輸“娛樂模式”概念,為即將搶先推出的“好聲音模式”、“跑男模式”、“親子真人秀模式”、“歌手PK模式”等模式做鋪墊。
  孟茵雲顯然不是壹個容易被鼓動的女人,她從始至終笑著聽邊學道侃侃而談,喝掉杯裏最後壹口咖啡,孟茵雲說:“我看到了妳賺錢的野心,但理想在哪裏呢?”
  邊學道說:“我的理想是做壹個文化輸出者。”
  孟茵雲波瀾不興地說:“做好壹件事,首先妳得喜歡做這件事,而不是喜歡這件事情的結果。我不覺得妳是壹個娛樂型人才,同時,我也不覺得妳是壹個快樂的人。”
  邊學道扭頭看著窗外說:“不快樂的城市,在每壹秒鐘都包藏著壹個快樂的城市,只是它自己並不知道罷了,我想人也是如此。”
  ……
  說服孟茵雲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祝家只有祝老二涉足了文化領域,但他初心不純,根本就是用錢砸出了壹個影視公司。
  孟家在文化領域的實力,是祝家的幾倍還多。
  孟茵雲跟祝植淳訂婚,祝植淳是祝家長孫,孟茵雲自然不能太“弱勢”,就接掌了壹些家族企業。
  剛好,成全了邊學道。
  也成全了沈馥。
  沈馥要開演唱會,當然不缺演出商和贊助商。
  問題是,讓給別人做,有道影視傳媒等於白白錯失了壹次提高知名度、鍛煉隊伍的好機會。而且,邊學道不想讓沈馥的演唱會脫離自己的控制,他既然要將沈馥捧成國際巨星,演唱會這樣重要的環節,他不想假手於人。
  可是真讓於今和王德亮去幹這個活,又跟趕鴨子上架差不多。
  好在孟茵雲來了。
  聽邊學道說有道影視傳媒第壹個活是做天後沈馥演唱會的演出商,孟茵雲既意外,也不意外。
  說孟茵雲意外,因為之前邊學道說了壹堆,又是電影,又是小說改編版權,又是綜藝娛樂節目……沒想到,第壹次出手竟然是演唱會。
  說孟茵雲不意外,因為孟茵雲知道邊學道和沈馥的關系。說起來,在動力火車燕京演唱會上,孟茵雲就見過邊學道。當然,她是後來才知道,臺上“學道之人”組合裏那個戴墨鏡的男主唱,叫邊學道。
  既然邊學道跟沈馥壹起組成樂隊登過臺,那關系肯定淺不了,現在邊學道張羅著當沈馥的演出商,完全可以理解。
  以壹個專業人士的身份,孟茵雲幫邊學道普及了壹下演唱會常識。
  孟茵雲告訴邊學道:“首先,演唱會立項之後,需要到文化部門報批,審批速度很難說,十天半個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文化部門審批通過後,還需要公安部門審批。在報批下來之前,是不能對外公布演唱會消息的。”
  “第二,演唱會,歌手拿固定出場費,票賣多賣少與歌手無關,承擔風險的是演出商。演出商負責賣票賺票房,很多演出商拿到項目後,去找贊助商,贊助商包壹部分票之後,就可以在演出相關環節免費打廣告。”
  見邊學道聽得很認真,孟茵雲接著說:“現在唱片市場不景氣,唱片公司和歌手從唱片銷售上賺不到錢,於是都寄希望於演唱會。很多人覺得做演唱會投資收益快,從立項到實施操作3到5個月時間就搞定了,但其實這壹行風險很大,60%都是虧損,有2成收支打個平手,而只有2成是盈利的。”
  顯然,這麽說根本嚇不退邊學道。
  他問孟茵雲:“妳估計沈馥壹場演唱會成本大概是多少?”
  孟茵雲想了想,說:“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
  “第壹,妳得先明確沈馥的身價是多少?”
  邊學道壹時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地問:“身價?”
  孟茵雲說:“就是出場費……單場歌酬。”
  邊學道點頭:“懂了。可是她以前沒開過演唱會,怎麽定價?”
  孟茵雲笑了:“沒開過演唱會沒關系,可以用她的廣告代言費做參考。而且,縱向沒有參照,可以橫向找參照物。沈馥盡管出名時間不長,但在華人樂壇裏,她的國際影響力是無出其右的,照這麽看,如果想捧她,她的單場歌酬起碼應該跟張天王、劉天王、王天後相當,按照眼下的市場行情……400萬到500萬吧。”
  400萬到500萬……
  邊學道心算了壹下,如果巡演25場,刨除團隊成本,沈馥也能有1億進賬。
  1個億……這錢不用邊學道從自己兜裏掏,完全是“金曲”產出的效益。
  光明正大賺了錢,還能拉動人氣,這買賣做得!
  而且,就算給沈馥當演出商虧壹點,邊學道也認可。壹場500萬歌酬,就算壹場邊學道虧200萬,25場下來虧5000萬……好吧,五輛騎士十五世的錢。
  五輛車而已。
  話說回來,邊學道還真就不信那麽多首“成名金曲”+“格萊美金曲”堆積起來的沈天後,開演唱會沒人去看。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國內幾家知名媒體聯合搞了壹個網絡投票,主題是“哪些歌手開演唱會妳會去看?”
  投票結果顯示,沈馥以1800萬票高居第壹,排在第二的歌手得票數為550萬,不及沈馥得票數的零頭。
  1800萬票,簡直是嗷嗷待哺,這會虧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