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徐礎進來時,郭時風已將蠟燭放在地上,坐在凳子上吃飯,飯菜涼透,餓了壹天的他卻吃得津津有味。
  “徐礎,徐礎,徐礎。”郭時風放下碗筷,連說三遍,好像這是下飯的菜肴。
  徐礎站在門口,笑而不語。
  “妳害慘我啦。”郭時風嘆道,捧起碗又吃幾口,起身向徐礎展示空空的碗底,“無酒無肉,在妳眼裏,我就這麽廉價?”
  徐礎笑道:“有錢者出錢,有物者出物,我無錢無物,因此不以酒肉賄賂郭兄。”
  “妳有什麽?”
  “我有大勢。”
  “嘿。”郭時風冷笑壹聲,“真巧,我也有大勢,大勢就是妳們要完蛋了,寧王的脾氣妳不是不知道,暴怒之下,他必然帶兵前來問罪——妳們竟然連船都沒毀掉,正好留給寧王。”
  “既然如此,郭兄為何要逃?”
  “我沒逃,我是……我是查看江邊情況。”
  徐礎只是笑,郭時風嘆了口氣,“畢竟相識壹場,徐先生為何揪住我不放?”
  “在東都的時候,郭兄可曾有過放我之心?”
  郭時風在東都勸說潘楷歸降寧王時,壹心要殺徐礎,這時也不否認,“所以礎弟是為報仇?”
  “郭兄雖有殺人之意,我卻無有報仇之心,只是覺得郭兄滿腹才華,棄之可惜,所以請宋將軍招攬過來,給郭兄壹個大展拳腳的地方。”
  “嘿,妳怎麽知道我沒地方去?”
  “郭兄要去哪裏?”
  “總之不是這裏。”
  “宋將軍統兵十萬,亦是壹方之雄,郭兄覺得他差在何處?”
  “徐先生應當比我看得更清楚吧。”
  “嗯,宋軍號稱十萬,其實只有三萬出頭,其中壹多半是南兵,思鄉心切,其余則是荊州群盜,山頭林立,難以馴服。”
  郭時風笑了壹聲,“僅此而已?”
  “宋將軍奉命平定湘、廣,看似容易,其實千難萬難,即便僥幸成功,兩州遠離中原,從無問鼎之資,陳病才北上可為前車之鑒。”
  “陳病才沒敢稱王,是他聰明,既然渡江卻又畏難而退,是他愚蠢。但宋將軍的問題不止在此兩點。”
  “宋將軍殺蜀王,奪船渡江,尚未取得立足之地,先已顯露雄心壯誌,必成寧王眼中之釘。”
  “我明白妳的心事,以為寧王急於攻打江陵城、回援石頭城,眼下沒精力報復宋將軍,不得不忍下這口惡氣,甚至會獎賞宋將軍。”
  “如果郭兄留在寧王身邊,想必也會這樣勸他吧?”徐礎笑道。
  “身為壹名謀士,必須勸寧王暫忍壹時,同樣身為謀士,我知道寧王必不會忍,他會發動益州兵將,鼓動他們為蜀王報仇。”
  “益州兵將是要報仇,但是也要暫忍壹時,他們必須立刻返回益州,平定金都城。”
  “金都城又發生什麽了?”
  “蜀王留寵臣車全意守城,車全意與鐵家不和,壹旦聽說蜀王遇害的消息,必要搶先奪權。鐵鳶由漢州逃回益州,已淪為階下囚,其弟鐵鷙是蜀王東征大將,蜀王不在,由他掌權,報仇與救兄,他只能選擇其壹,我賭他選救兄。”
  郭時風不太了解益州的內情,但是相信徐礎不會在這種事情撒謊,沈默片刻,開口道:“那也不過多延壹時,鐵家若勝,還是會來尋仇,鐵家若敗,車全意獨木難支,益州必歸寧王,寧王形勢穩定,也不會放過宋將軍。”
  “能延壹時是壹時,等寧王形勢穩定,他還有更緊迫的敵人。”
  郭時風又想壹會,“如此說來,宋將軍不打算與寧王為敵?”
  “暫時不想。”
  “那他必須深入湘、廣,以示沒有北返之意。”
  “然也。”
  “既然如此,不僅我不該留下,徐先生也不該,妳剛才也說了,南州僻遠,占據壹方稱王稱雄者有之,能與中原爭鼎者,向來沒有。”
  “所以宋軍要深入湘、廣,宋將軍卻要留下。”
  郭時風壹楞,隨即笑道:“這又回到第壹個問題,南軍、群盜,壹個比壹個難以馴服,宋將軍親自掌軍尚且難以調和,他若留下,派誰帶兵深入湘、廣?”
  徐礎拱手。
  郭時風驚道:“我?徐先生又開玩笑,我哪會帶兵?”
  “由郭兄主事,毛元惕將軍帶兵,盡聽郭兄調遣。”
  郭時風更加吃驚,“妳是說真的?”
  “何必撒謊?”
  郭時風笑著搖頭,“不行,謀士就是謀士,我做不得主事者。”
  “如郭兄所言,湘、廣兩州雖無爭鼎之資,卻易於稱王稱雄,郭兄得此兩州,用之勸人無往不利,此後願意歸順,則是大功壹件,不願歸順,也有壹塊立足之地,勝過漂泊江湖。”
  郭時風還是笑,“徐先生自己都不稱王,卻用稱王來誘惑我嗎?”
  “郭兄不受誘惑,但是能用兩州誘惑別人。”
  見徐礎真的不是開玩笑,郭時風開始當真,“為宋將軍計,兩州不能交給同壹人,也不能都交給外人或者當地人,需是壹外壹內,彼此制約。”
  “對湘、廣兩州,我與宋將軍都不算熟悉,非得是郭兄親自出馬,用誰貶誰,盡由郭兄定奪,宋將軍不置壹詞。”
  郭時風不由得怦然心動,“但我不做公開的主事者。”
  “南軍由毛元惕掌軍,群盜由戴破虎統兵,宋將軍會下達嚴令,要求他們二人聽從郭兄的壹切安排,郭兄願意的話,可做監軍或者護軍將軍。”
  “不如讓我做宋軍長史。”
  “亦無不可。”
  郭時風又搖搖頭,笑道:“不妥,大大的不妥,宋將軍將兵力交給我,他憑什麽問鼎中原?怕是連在荊州立足都做不到吧?”
  “宋將軍會留數千人,在荊州蟄伏,靜待時機。”
  “若是時機遲遲不來呢?”
  “宋將軍誓死不入湘、廣。”
  郭時風還是搖頭。
  徐礎轉身,將等在外面的宋取竹請進來。
  宋取竹身為壹軍之主,如兵卒壹般守在帳外,隨叫隨進,依然面帶笑容,“兩位聊得怎樣?”
  郭時風道:“我有辦法平定湘、廣,但是必須由宋將軍親自掌軍,別人誰都不行。”
  宋取竹露出壹絲難色,“這個……有點難,我已向徐先生立誓,絕不進入湘、廣壹步,若違此誓,叫我不得好死。”
  郭時風才這才相信徐礎的話,思忖片刻,“我對宋將軍說過,想要穩定軍心,先要給南軍找壹個強大的敵人。”
  “我在外面壹直在想此事,可是對湘、廣兩州實在不熟。”
  “湘、廣土獠甚多,但是分散而居,彼此不和,都不成大氣候,想給南軍樹立壹個敵人,必須是湘州刺史貝珍,他與陳病才壹向不和,此前被迫屈服,聽聞死訊,十有八九會反。我在軍中散布消息,再派人到湘州行離間之計。貝珍傲而無才,色厲內荏,選他為敵,再好不過。”
  宋取竹大喜,拱手道:“徐先生說得沒錯,不得郭先生,兩州難平。”
  郭時風擺手道:“這都是險招,未必見效。貝珍身邊或有高人指點,他若拉攏返鄉湘兵,我競爭不過,他若據城堅守,我也耗不起,總而言之,勝算不足四成。何況還有壹個廣州,我對那邊亦不熟悉,勝算更低。”
  宋取竹笑道:“四成勝算已經很高,我留在荊州,連壹成勝算都沒有。”
  “宋將軍不在意?”
  “富貴險中求,做的生意就是九死壹生,何必在意幾成勝算?我只看人,得兩位先生相助,對我來說就是九成勝算。”
  郭時風還是不能下定決心,覺得有些話提前說出來比較好,“我若僥幸平定兩州,宋將軍指望我供兵供糧吧?”
  “這是當然。”
  “我若不願意呢?”
  “那是我看錯了人,責任在我,只好另尋辦法。”宋取竹笑道。
  “宋將軍請坐。”郭時風將宋取竹讓到鋪上。
  “徐先生亦請坐。”郭時風將徐礎讓到凳子上,自己站立面對兩人,拱手道:“我大致明白兩位的意圖:賀榮人敗退,寧王剛剛興起,尚未站穩腳跟,因此要在四方樹立雄傑,用以牽制寧王,宋將軍伺機而動。”
  徐礎與宋取竹同時點頭。
  郭時風接著道:“寧王只差壹步,無論是擊敗江陵城奚家,還是乘勝追擊賀榮人,任何壹戰成功,都能讓寧王取得立足之地,從此再難有敵手。我之所以逃離寧王,原因無它,寧王亦自知大功將成,心高氣傲,再難容人,他怨我前失梁王,今失蜀王,已有不滿之意。值此亂世,既然君不信臣,臣亦不必忠君。”
  宋取竹點頭道:“群雄相爭,四成勝算已然不少,寧王卻要十成。”
  “正是這個意思,所以我不向宋將軍承諾什麽,宋將軍也不必向我提要求,我若兵敗,當死於湘、廣,我若成功,亦要依托中原之雄,請宋將軍勉力,讓我可以依托、值得依托。”
  宋取竹起身大笑,“郭先生平定兩州之時,我若還是蟄伏,也沒臉要郭先生依托。”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請宋將軍封我為長史,委我以大軍,我舉宋將軍旗號南下,必讓天下皆知,尤其要讓寧王知曉。壹南壹北,大家各自努力,徐先生呢?”
  “我會北上。”徐礎泛泛道,郭時風亦不多問。
  三人又聊多時,將近破曉徐礎與宋取竹告辭,出帳之後,宋取竹道:“徐先生原說給我身邊招壹名謀士,結果卻將我的老本兒都送人啦。”
  “宋將軍別急,郭時風早晚會回到宋將軍身邊。”
  “徐先生在帳裏說要北上?”
  “北方紛亂,我要給寧王樹立敵人,給宋將軍交結盟友。”
  “那我做些什麽?”
  “做該做的事情,我與郭時風都需要壹個證明,證明宋將軍值得依托。”
  宋取竹送走兵卒與謀士,反要證明自己的本事,不由得笑了壹聲,隨即正色道:“我會證明,咱們三人各自證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